做研究就是不断地挖坑和填坑的过程
2018-12-24 本文已影响0人
KurryLuo
今天来聊聊我入的科研坑。
三年前,我选了学术型硕士,就是那个据说可以直接转博接着读的那种科学硕士,对应的是专业型硕士。在中山大学,专硕比学硕少一年毕业,只要两年就可以拿到学位。
我以为自己是做科研的料,信心满满地报了学术型硕士。我发现,自己并不是那块专心做学术的料。
受之前工程思想的影响,在做数据可视化的时候,总是想着能够出来一幅图,满足我的预期,能够看出一些规律就可以了。
但是做科研要追求细节,每一个步骤之间的逻辑,理清过程中每一个参数的含义。
我最近被问到的很多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好处在哪里?用别的方法不行嘛?
在我看来数据可视化最后的结果是人来判断的,完成了既定的任务即时可用的可视化。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最终的那个结果只是锦上添花,关键还是过程中的探索,逻辑关系的梳理。
这个过程有点做研究的味道了,导师说我以前天马星空,现在终于有点脚踏实地。懂得如何做研究对别人来说,很快就能度过,但是目前我才刚开始。
晚是晚了一点,迎头赶上就可以了。话说回来,选三年的学术型硕士是一个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