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简友广场

与人人系系相关的三种关系

2024-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青竹_fdc5

原文首发,文则自负。

        世界广浩无边,日月星辉,仓灵万物,看似混淆杂乱,实则各有规章,日月星辉有各自运行的轨道,人间也有一种规律,古圣先贤称之为为《道》,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论述一下存在于人之间的《道》。

        道,何为道。道是世间的法则、是运行的方向,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列道是舵,术是浆,道是舟,术是河,无舵则无方向,无舟则无法渡河。

        古圣先贤的探索与发现无一不是为了世间更美好,为了人类更和谐,仔细想来会发现都在围绕三种关系在发展,《人与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事、物的关系》。

        中华大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迷幻色彩、充满传奇与故事的土地。

        大多数人都知道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但是关于八卦的来历都知之甚少吧?,《八卦》在人们心中是一个江湖术士卖弄玄虚的凭借,在我心中他却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了解八卦的人都知道,他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是伏羲所创,后天八卦是文王所创,伏羲观天地始创八卦,文王延伸到64卦,创立《周易》,孔子研读周易,后又称为易经,易经是中华文化的起源,是三个圣人几千年的研读、是跨时空的对话,才有了如今的易经。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诞生都源自于易经,我们都知道易经是讲变的,由变易-不易-简易,正是易经的核心精髓,他让我们看问题直达问题的本质,诸子百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成,儒,释,道三家为主流,这三个主流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已密不可分,支撑着社会,国家,人类的前进与发展。

      儒家,创始人孔子,核心思想“仁爱”,主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孔子生于贫寒之家,自幼好书,成为一个博学的杂家,进而成为圣贤,讲究人分等级,规定了每一种身份的人该做何种事,让每个人都明本分-知本分-守本分,各有所归,互不惊扰就像天道宇宙一样有各自的轨道,在生生不息的运行。

        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核心思想“众生平等”,主要解决人与自己内心的问题。

      释迦摩尼生于富贵之家,自幼心地善良,见不得人受苦,在菩提树下苦苦打坐终有所悟,放下荣华富贵,决心拯救天下苍生,写经文,传播佛学,讲因果、轮回、福报,让人们都向上,向善,多做善事,少做恶事,使社会更稳定和谐,让人的心中自此有了一杆秤,做善事得福报,做恶事得报应。

      道教,创始人老子,核心思想“无为”,主要解决人与万物的依存问题。

      老子,似乎是天生出来一般,倒骑青牛,写下千古名篇,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在告诉人要遵守规则,要和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无所不为,做事啊就要抓住事情的主要方向,抓住牛鼻子,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让人的思想更深邃、更广博,如今道德经成为了企业家、有名人士的必读刊物。

      如此三者,像三条线相互缠绕,在岁月的长河中,成为了一条绳,让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不得不去懂他,他是前人们思虑的宝库,是让每个人不得不依赖的经典,有人说:打江山要懂儒家,守江山要懂道家,治江山要懂佛学,所以这成为一个要建功立业,开阔眼界的一道大门。

        细细想来,人这一生从幼儿到暮年不也正需要这一种文化吗?

        长到18岁,开始想做点事情了,这时候正好可以学习儒家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讲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要磨练心性,心正以修身,身修则家齐,家齐则国治,国治则天下平,他的思想可以让我们开疆扩土,大展身手。

      待到自己有成就,有事业,有成果了,就要学习道家思想,让我们做事情找规律,找方向来守住我们的基业。

      佛学同时是治疗之学,我们思虑万千,积压重而无头绪时,就需要先静下心来,先去感受生活从而从容的面对琐事。

        三者兼顾,融汇贯通,则让我们面对自己的心,面对人,面对物、事,则从容不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