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可能是社会里程碑
《嘉年华》在国外首映就收获了良多盛誉,但对于这种敏感的社会题材性质的电影来说,我们看到太多的先例,名声在外却无法在国内公映。或许很多人都不抱走进影院的希望,但是它却如期在国内上映了,即使在三色事件的风波下,依旧呈现在观众眼前。这仿佛让更多人看到了此类影片在国内兴起的希望,也但愿这不是转瞬即逝的曙光吧!电影铺的很广,深度很深,我就挑其中的几点表达一下我的感受。
《嘉年华》由两个12岁六年级小学生的性侵个案所展开,电影对整个事件的叙述比较平淡。从事件的发生,到事件被外界所知晓,没有群情激奋,也没有大肆声讨。作为事件受害者小文和欣欣两个不喑世事的懵懂小女孩,也没有出现令人揪心的精神失常或者自我封闭。仿佛一件再稀松平常不过的小事。这一切其实是导演在叙事时故意弱化观众的视听感。她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叙事手法,告诉正在观看的我们一个事实,其实这样事情并不是个案,它一直发生在我们,而我们做为旁观者只是保持冷漠,以看客的心态面对这类事件。这也正是扎痛我的所在,让我全程压抑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对于这个社会的麻木与冷漠。很多人说这是中国版的《熔炉》,但我却不认同,在我看来它是高出《熔炉》的。《熔炉》虽然同是反应这一社会问题的佳作,但是我觉得它更像是一篇讨伐檄文。它让我们义愤填膺,恨不得生撕那群表面和善的伪师者,确切讲是他们所代表的这一类人。但它让我们愤怒的同时也给了情绪的宣泄口,无论是公审时群众唾骂法律的不公,民秀最后与侵害者的同归于尽时的惋惜,还是自发的正义示威,都让人在宣泄过胸中的怒火后再去思考这个社会问题。但是《嘉年华》却没有给观众宣泄的机会,即使有旁白式的惩处通告,也不足以让我们疏解心中的压抑。让我们始终带着这份沉重的压抑感去看待这个社会问题,更深刻的认识到面对此类社会问题时,我们所表现出的冷漠。
小米是一个精心挑选的人设,她是导演心中我们这一类旁观者的代表。离家出走,颠沛流离的生活的人设背景将其塑造成一个极其尖锐的底端人物。通过她来叙述这个事件,能够让整个故事更加真实的同时,也更好撕扯开社会的残酷。正是因为这个角色设定,小米起初无论是面对警察还是律师的提问时都是含糊其辞,刻意隐瞒。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孩子因为害怕,为想要留住这份工作所做出的自我保护。但是她的那份冷静与冷漠不禁让我唏嘘这个社会的残酷,将一个尚未成年的小女孩打磨的如此冰冷。当然沉默不能掩饰事情对于自己的改变,在了解到能够制造假身份证之后,她选择将视频证据转化为赚取自己身份的筹码。当你选择走向犯罪,那么也就注定了结果的悲剧。虽然拿到了钱,但是面对建哥的临时加价,她只能无奈的离开。也正是因为这笔钱,把这个事件的不幸引向了自身。幸好导演还算仁慈,让她在最无助时还能找到那个对她徐徐善诱的律师,这也促成了最终整个事件惩处通告的收尾,让故事走向圆满。电影对小米这个角色刻画,也让我们更直接的认识到弱势群体在面对别人的不幸时为什么会表现的如此冷漠。自身尚且难顾,又何谈施以援手。
回到事件中心来,小文的父母以及欣欣的父母,也代表了我们现如今国内社会对于此类事件的处理方式。我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小文的母亲及欣欣的父母,另一类是小文的父亲。小文的母亲在得知小文受到侵害后,虽然表现的百爪挠心,但是终归是难以启齿。这与欣欣的父母出于对女儿贞洁的保护选择妥协,从本质上来讲是是一致的。这是几千年的封建观念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失节不像是一种委屈,却更像是一种罪恶,说出去只能收获羞耻感。这也是绝大多数人和大部分受害者为什么选择缄默。再说小文的父亲,他代表了那寻求公正审判的小部分人。但是作为一个普罗大众,想从一个身居上层的犯罪者那儿为女儿讨个公道,无疑是艰难无比的。最终他还是不出意外的败给了这个名利场,空有一身力无处使。似乎也在诉说面对此类事件就算你勇敢站出来,也未必能够得到满意的判决。这两类角色设定可以说是对这个社会和大众的无情鞭笞。
导演对于人物的刻画细腻到让我们仿佛涉身其中,感觉这就是眼前所发生的真人真事。但让整部电影更加充满艺术气息的,却是她对景物的到位运用。玛丽莲·梦露压低裙摆的雕像,从电影一开始到结束始终贯穿。了解过玛丽莲·梦露的人都知道,她也曾被性侵过。这里对于她雕像的描绘包涵了多层隐喻。首先玛丽莲·梦露是作为被侵犯的代表,点出这部电影的故事主体。其次玛丽莲·梦露对于自身性侵经历的大胆描述,是在为女性发声,也是导演想呼吁那些受害者勇敢的站出来。最后一重也是点睛之笔,玛丽莲·梦露在我们眼中是美好的化身,就像是一个天使,再配合沙滩,游乐场,打造出了一个美好的天堂。与故事本身形成极大的反差,也应正了文晏导演受访时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嘉年华式的世界里面,喧嚣到没有一分钟能够停下来,每天都在坐过山车。但是这种光鲜之下到底是什么?”其次就是小文怀里的那个金鱼罐,我们从就像里面金鱼,都生活在一个由父母构建的密封罐子里。其实也是在映射现如今的教育体系,从未对少年儿童进行清晰的性知识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更多的只是盲目保护而已。所以对于12岁欣欣讲出的那一句:“什么是处女膜?”,我并没有丝毫的惊讶感,因为现实就是如此,我们在那样的年龄确实一无所知也无从得知。
“Angels Wear White”是嘉年华的英译,在电影最后我明白了为什么这样翻译。广播中的惩处通告,让小米犹豫了,似乎还有别的希望存在。于是她砸开了枷锁,骑着电车逃离这个光鲜掩饰之下的残酷世界,而被拆除的梦露像正好从她身旁驶过。虽然驶过时给人带来浓重的压抑感,但是这应该是电影的基调使然。同样身着白裙,我想这一刻梦露像应该寓意着美好,在向我们诉说每一个女孩都如天使般美好圣洁。所以愿每一位天使都能被善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