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解析与领导职能》
昨天和经理一起去参加了《思维创新与领导艺术》课程的培训,主讲人:金元庆老师。之前很少听到关于管理课程的系统培训,这次去果然是收益匪浅。个人觉得管理课程不是你听了以后所有的理论你都记住会用了,而是其中一个点自己能用才是收获。
记得罗振宇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所有的文章不是你收藏了看了就是学习,而是你要和这个知识形成一次互动,哪怕你只是对这个知识做了一个字评价就是一次互动,就是一次学习。没有PPT,我就将自己记得笔记整理一下,和知识形成一次互动吧。
一、先对“管理”进行解析——什么是管理?
1、什么是“管”?
管是刚性的控制。在每个企业中都有着最起码的底线,一旦触碰这个底线将被刚性管制。
2、什么是“理”?
理是柔性的协调。介于企业中非刚性的延伸地带。
管理:主要管关键的少数,企业中的管理是为了业绩或者目标,而不是要做到事事都管,把员工管理的很听话,服从公司制度,不一定会有业绩,不犯错不等于有业绩,《亮剑》中的李云龙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但是他的团队确实一个铁血团队。所以管理主要是管好关键的少数。
管理的五个基本工具——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控制、领导。
1、计划——“要不要”?和“怎么做”?
计划就是要不要设定一个目标?和 如何去达成这个目标?
而一切的管理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去展开的,那么你就要想一想,你的管理手段是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吗?若不是,请纠正或者放弃!
2、组织——是计划的延伸。
组织的复杂或简单,但其具体的单位就是岗位,组织由一个个具体的岗位串联起来的。
管理的本质管的岗,而岗位中的人只能去影响或者领导。人岗分开方能做好企业管理!!!
3、人员配备——需要招人去填充到组织中的具体岗位。
4、控制——控制组织。
你能控制的只能是组织,不要试图想要控制你的员工。
5、领导——管理管岗、领导对人。
领导不等同于管理,领导重视管理五项中其中一项。
管岗要结果;领导只对人负责!
领导要学会经常用自身的影响力去引导员工,因为岗位职责永远有滞后性。
二、管理分为三个层次:
a、个人管理——管好自己
b、团队管理——管好团队
c、组织管理——管好组织
个人管理很重要,只有把自己管好、管明白的人才能进到下一个层级(团队管理)。这个时代会自虐的人才会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因为会自虐的人:①、自己的时间很充裕,②、有虐待自己的心理,③、有虐待他人的心理。当然,此处的自虐是要加引号的。
团队管理中目标管理非常重要,目标达成是团队价值的体现,那如何做好目标管理呢?
目标管理尤其要注意让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发生关联(产生因果关系)。但不能以团队目标强压到每个人身上,不然很容易产生反弹,即使不反弹,你会发现,你的团队执行力非常低,安排的工作往往会打折完成。
为个人量身设定一个目标,完成以后员工能得到什么好处(金钱或荣誉)?让他自身获得成就感,人只有为自己做的时候才能全心全意的去做(若是为自己都不愿意做,就要考虑是否淘汰)。令他再完成自己目标的同时兼顾完成团队目标!!!
这里需要用到管理五工具之一——控制
团队要达到既定的目标时,需要注意:
①、设定一个清晰明了、冲一冲可达到的目标,并对此做好工作计划,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方法达到什么的目的,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几步,每个时间节点应该完成什么;
②、做好会议管理,告知你的团队目标是什么、该怎么达成、达成以后有什么好处;
③、明确讲清楚,在执行的过程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若是不能提前讲明白,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干预,告知是对是错;
④、通过岗位职责告知员工这些都是你应该做的,都是你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岗位职责是你最后的底线,因为它是管理的末节,能不用尽量不使用。但切记千万不能让员工突破这个底线!!!
再次强调——管理管岗,领导对人。
领导和管理不一样,管理围绕岗位,领导围绕人。领导就是管住人心的;领导是直指人心的行为;领导让每个人为自己的渴望而奋斗!!!
三、如何提升领导力?
把领导力进行拆分:
领:带领(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人”
导:引导(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心”
力:全力(掌握全局、运筹帷幄)---->>>“力”
想要提升领导力,首先要学会以下三点:
1、了解人性
2、把握心理
3、运用权力
人性:
人性假设Y理论:
事实上达到Y理论的员工很少,这类员工基本可以做到让你放心。若员工达到Y理论的层次,不要对员工听之任之、不管不顾,可对员工进行“授权管理”——特权管理:只要你能保证最后的结果,我可以不管你,但这不是真的不管,而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同样,其他人你们谁想不让我管你,可以,达到这样的层次即可。人性假设X理论:
事实上,这类员工基本也很少出现在我们团队中。若你的团队中真有这类员工,而你还没有把他K掉,那就说明你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中很少出现单纯的“Y理论”和“X理论”的员工。他们往往都是具备一些“Y理论”和“X理论”中的部分因素,那针对这类员工,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心态调整为如下情况:
1、但凡在岗未辞职的员工都是想把工作做好。
我们假设员工都是想把工作做好的,而没有把工作做好不是出于员工的本意,而是由于一些客观或主观的因素。你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帮助或者引导员工如何去解决它们。达到目标的同时,对员工也是一种培养。
当员工说做不了、做不好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认为:你是不知道方法或者是担心做不好才会这样说的,那我现在告诉你做这个事情的方法以及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最后询问是否知道怎么做了,若是知道了,来重复一遍,了解员工理解是否有误。
2、安排工作的时候假设人性本善(没有能力也有潜力)。
这个其实和上面的1差不多,我假设你的性本善,做不好只是还没有掌握住方法,但有培养的潜力,我愿意去教你,这个时候要具体观察员工的态度和工作能力了。
3、管理的时候假设每个人都会偷懒。
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不论员工给你说的多好或者做的多么不错,你都要想到他们可能会在你不在意的地方偷懒或者打折扣,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有所察觉,要让他们觉得你是不会被欺骗的,不然一次你没有发现,他们就敢有两次三次甚至多次。
4、能够自动自发的人总是少数的。
不要试图想着你的员工会积极主动做什么。他们主动是在你的意料之外,值得表扬。他们不主动的时候不要抱怨,要反复强调和检查,督促他们去做——这本身就是你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部分。
关于人性的分析:
人的本质是很难被改变的,不要试图去改变你的员工,否则你会得到慢慢的挫败感!
人是观念的动物——员工的观念是可以重塑的,同时也是需要重塑的。
管理员工即是帮员工重塑习惯(管理的抗力其实质是习惯的对抗)。你要知道你的员工被哪些观念所左右,你要达到目的需要让员工具备什么样的观念,而员工的观念怎么才能被你打破?
比如:你的员工可能觉得预算锦囊这个产品就是让客户多花钱的,不想和客户沟通。实际上呢,一个产品之所以下发,肯定是有市场的,你不知道客户的选择,怎么就独自下决定说这个产品不适合客户呢?你可以这样和你的员工沟通,你把这个产品的功能了解透彻,然后告知客户说我们推出了这样的一个产品,让客户自己选择用不用。结果你会发现,真的可能有客户接受这个产品呐。这个时候是不是就可以告诉员工:你不要被自己的观念所左右,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东西了解以后告诉你自己的客户,由他们去选择,结果真的可能会出你所料哈。
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带人就是处理人际关系;沟通技巧是领导艺术的基础技术。
所以,领导艺术需要掌握以下五个心理要素:
1、知觉
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作为一个领导不要管自己管不了的事情。
2、感受
人和人在一起,有时候凭着一种感觉就能很好的相处,我和你在一起就是感觉不错。
领导,你给他的一定是他想要的,这样他才会感激你。
3、情绪
要学会捕捉员工情况,调动员工情绪。
比如:员工迟到,不要上来就责问你怎么迟到了,迟到耽误组内工作了等等之类的。因为迟到公司本身已经对员工有惩罚了,这时候你要问你怎么迟到了,什么原因导致的,需要帮忙吗?抱着一种关心的态度,这样员工就会觉得你再关心他,做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更卖力哈。
4、认识
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要不断为员工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你认为正确和符合公司规定的),切记:是不断灌输哈。
5、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
领导要能够把握员工的心理,把握员工的心理是为了实现团队目的。 领导:了解员工想要的,给予员工想要的,同时附加上自己的条件。提升领导力???
1、组建团队
留人:团队稳定性。
安人:既来之,则安之。
用人:让员工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养人:要懂得培养员工。
2、沟通
岗位沟通
关系沟通
情绪沟通
绩效沟通
3、教练
我说你听
我做你看
你说我听
你做我看
4、向心力
团队要保持向心力,团队中大部分骨干要和领导保持一致。
5、制衡
不能依赖于一个人,要有三个以上的骨干。
最后一句话:员工只可以信任却不能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