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教师的兴成长学习之路2019兴成长计划教育

莲韵,文化,传承,公益   听王崧舟老师《爱莲说

2019-07-22  本文已影响178人  N3085吉林舒兰陈希珍

  舒兰251陈希珍

        首先,感谢2019互加计划为我们搭建的网络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聆听了特别活动“春晖学院”的精彩课程。其中全国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教授的《爱莲说》,让我们对“诗意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

      跟随着王崧舟老师的脚步与城北学校的孩子们一起走进诗意的语文世界。王崧舟老师的课充满了文化的内涵,一堂课下来简直就是一次文化的盛宴。回放了两次还没听够,我对王老师崇拜得五体投地。王老师教态亲切,那么温文尔雅,那么睿智。他给我们呈现了爱莲说,这一课,王老师以他精湛的教学技巧,精美的教学设计吸引我们,还向我们传播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

      从“酒能去百病,菊可去颓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理解菊花的隐逸,再读描写牡丹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引导学生明白牡丹乃富贵之象征,后写莲花与之对比,烘云托雾,写出了莲花的品性,引出了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周敦颐对莲花的君子之爱。实则借物喻人,赞美了君子的美德,设计巧妙,层层递进解读文本。进而以周敦颐生平的三个小故事,让孩子们进一步看到了刚正不阿,爱民如子,坚贞高洁的君子周敦颐,莲花精神正是他的君子之风的体现。

        周敦颐的生平就是莲花的象征,也可说周敦頤心中时刻装着的君子美德。如此两袖清风,他的正直孕育了后代人。他的第31代世孙“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和第32代世孙一一为人民服务的中国第一任总理,正是这种精神的继承者。从周敦颐到周树人,再到周恩来,使学生透过历史看文学,通过文脉学文化,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周敦颐一辈子都在践行君子的美德,从而使他的后代周树人周恩来以他高贵的品质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受到了后人的景仰,人们的爱戴,无形中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到了实处。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正是用莲花来表现自己的品质,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爱民如子。

      学生体会到不只是爱莲花之美,更爱莲花高贵,与众不同的刚正不阿的品质。课堂的设计朴实大气。其中王老师不乏有深厚的学识,他那如诗如画的教学语言,被我们所佩服。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他的课堂,如潺潺流水,循循善诱,如浩渺烟波,底蕴深厚,让人听得都不想下课了。在背诵那个环节,莲韵深情,高山仰止,读诵如行云不止,配乐朗诵,这样的课堂,让人怎能不爱上语文,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呢,再加上王老师教态庄重,富有感染力,仪态端庄,态度热情,师生情感交融,所以这节课会影响孩子的人生。

    王老师的诗意课堂!随处飘荡着清香,淡雅的莲子香味让人沉浸其中,那沁人心脾的诗意语文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让人难以忘怀,正如王老师的为人。

      传承文化的老师,此路任重而道远。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而王老师正是以身为率,做公益事业毫不犹豫。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种真挚的教育情怀,这种高尚的人格情操,正是周敦颐一辈子在爱莲说中所践行的君子美德。

      这精神也正是王崧舟老师参加春晖公益事业精神的体现!

      十年春晖,十年理想,十年情怀。春晖公益有着这样一个无私而伟大的群体,王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那听了王崧舟老师的课你是否感觉到王老师对于公益事业那真诚,质朴,发自内心地情怀,正如爱莲说中所体现的那种精神呢!

      而我们身在互加计划培训之中,可曾注意到,以前每次培训我们都是教育局请人做给我们做报告,每次请来的人不是做公益,是要有出场费的。但是在这个暑假,我们非常荣幸的参加了互加计划培训,这是一个公益事业,一切都是免费的。所以看王老师悠然带我们欣赏爱莲说,我却觉得互加计划做公益正是莲之精神的绽放!这个平台对于我们农村教师的眷顾,对我们农村教师的炽热的情怀不正是莲韵精神的体现吗!

      有一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爱莲说》一课,让我们不仅领略了诗歌中的文化内涵,更领略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基因,那就是广施布德,上善若水。莲之韵,莲之美,莲花的那种高洁的精神,继承到底,在互加时空交织的大背景之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明白了文化的广度与深度,互加让我们铭记我们是有根的中国人。在互加计划这个平台,为我们提供了肥沃而又广袤的文化土壤。所以我们应该在互加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在互加的大海中自由的分享,互加一个无私而伟大的群体,互加计划的领导者,互加计划的助教老师们,互加计划的各位奋进者们,炎炎夏日,我们不惧,万千世界,不改初心!我们和着互加计划时代的节拍,踩着中国教育互加计划中重视农村教育前进的鼓点,重整行装,再出发。

      莲之韵,莲之美,跟着王崧舟老师,我们再读爱莲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