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白嘉轩的家庭教育
文/云中荷风
《白鹿原》是一部内涵深厚的小说,不仅通过一个村子白鹿两家的恩怨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白嘉轩有三儿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白灵。对于白孝义,白嘉轩的注意力给的很少,他不喜读书、好耕地,常常默默不语。这个三儿子在家不在家似乎都一样。白嘉轩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了白孝文、白孝武两兄弟身上了。
而对于白孝文、白孝武,白嘉轩是爱在心里,但时时刻刻保持着父亲的威严,从来不和孩子们有亲昵的举动。
他往往在孩子们不留意时候专注地瞅着那器官鼓出的脸,却说不出亲热的话也做不出疼爱亲昵的表示。孩子和奶奶形影不离,日夜厮守,他几乎没有背过抱过他们,更不会象一般庄稼汉还把儿子架在脖子上逛会看戏了。
白嘉轩对于这两个孩子来说,就是严父。孩子在他面前总是拘谨的。之后,孝文孝武受到上新式学堂表妹的影响,提出要进城念书时,白嘉轩一口回绝,孝文孝武再不敢强求,背着被卷又去白鹿书院了。后来,从白鹿书院毕业回家后,白嘉轩首先带领儿子重温祖训,烛光下观看门楼上“耕读传家”四个大字,又引他们重温明柱上的对联“耕读传家久,经书济世长。”让儿子们记住祖训,“记住咱家有咱家的活法”,他的教育就是让儿子们过自家的日子,不要关心其他的事情,这种教育与当时的社会形式严重脱节。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孝文孝武神态端庄,对一切人都彬彬有礼,不苟言笑,只知宗族礼法,读古书,不关心世事变化。
1.灵魂扭曲的白孝文
过于严苛的教育压抑了人的本性,会使人性扭曲。
对于孝文,白嘉轩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他将来“统领家事,继承族长”。对于他的一举一动,白嘉轩用传统的儒家思想衡量着。而太过规矩的孩子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本性,喜怒哀乐拘泥于礼。以至新婚燕尔初尝男欢女爱后不知节制,还是父亲的提醒才使他克制住自己的欲望。
在鹿子霖的挑唆下,田小娥引诱,一心只读圣贤书,满脑子仁义礼智信的白孝文走进了的窑洞田小娥之后。白嘉轩感到这个儿子丢了他的脸亏了他的心辜负了他对他的期望。家里人都希望给白孝文宽大处理的机会。白嘉轩却按照族规惩治了孝文,并分了家。让白孝文颜面尽失,这让白孝文对父亲充满了怨恨,他突然间发现不受礼义廉耻约束的人生非常恣意舒展,因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不顾老婆孩子死活,住在了田小娥的窑洞里。
饥荒来时,白孝文开始报复父亲似的变卖田地给鹿子霖,寡廉鲜耻,破罐子破摔,和父亲对着干,宁愿沿街乞讨也不愿让父亲看到他的怯懦和悔意。此时的白孝文怨恨父亲为了维护面子,忘记了亲情,认为自己就是要这样给你白嘉轩丢人,看你还要那个面子做什么。即使他后来赎回来了房子和地,做了县长,也是不择手段的为了在父亲面前挣回来面子,他一定要让白嘉轩看看,你当初把我扫地出门错了,你看看我现在多荣耀,内心是何等的扭曲。
从白孝文的例子可以看出:让孩子处处以大人的愿望为愿望,过于严苛的教育,使他不敢出错。出错了,他保有的道德底线一旦坍塌,他发现即使再努力,无法挽回以前受尊重的形象,反而放松心情,自甘堕落,逆反心理更加强烈,事与愿违,走上父母不希望看到的人生,实在是可怕,真是人不知耻,不知其可。
2.乖顺正派的白孝武
相对严苛的教育,也会培养出传统道德模式下的“乖”孩子。
对于孝武,因为白嘉轩一直希望他继承岳父家的药材生意。虽然教育也是严苛的,但关注度就没有孝文那样高了,要求也就在心里上降低了很多。
从心里上讲,孝武没有孝文这个长子长孙那样大的精神压力。因为所有的事情前面都有哥哥备受关注,他只是一个配角。正是沾了配角的光,他才不会太多引起父亲的注意。
他知道只要按照父亲的意愿做事,肯定是对的。他继承了父亲所崇奉的儒家思想,成为了父亲这个传统家族的继承者,胸怀宽广,办事公正,不徇私情。在处理哥哥白孝文时一板一眼地说:“按族规办。”的确是非常正派的一个人,也是又白嘉轩的一个翻版。
是啊,我们的生活中不乏白孝武这样的好人,忠义仁厚,总是用传统的思维考量世界。但是我们的教育不光需要传承,还需要有创新,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一点上白孝武少了些,太过规矩,缺少了灵性。
3.个性张扬的白灵
宽松的教育,会给予个性成长发展更多的养分和更大的空间。
百灵的出生让白嘉轩非常欢喜,连说两个“稀欠”,偏爱这个女儿的心情不亚于仙草。并给女儿认了鹿三为干大。当白灵大胆提出要念书时,白嘉轩为难了,这种为难也是传统理念和新思潮的斗争,他对稀欠的宝贝女儿的要求难以拒绝。只好送她去徐先生的学堂。尽管村子里没有女娃念书。
百灵活泼可爱,白嘉轩捧为掌上明珠,支持她读书,还支持她不缠脚,在她偷偷去城里读书后,并没有像对大儿子那样抓回来。当然也有白灵以死相逼的原因。但百灵敢当着白嘉轩的面顶撞他,也是因为白嘉轩平日里百般娇宠的原因,这时哪怕是他沉着脸来,她也不畏惧他。
白嘉轩对于女儿的宽容和儿子的严苛截然不同。百灵的人生之路是开放的,她聪明伶俐,大胆追求自己的人生、爱情,选择了和父兄不同的道路。她爱的热烈,不似兄长白孝文那么压抑扭曲;她走的从容,不似父亲总是小心的维护着尊严和面子;她敢爱敢恨,短暂的人生却轰轰烈烈。
从她的成长,可以看出宽松的教育环境会给孩子更大的发展空间,让个性张扬,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相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期望值,就会形成不同的教育氛围,产生不同的教育效应,即使是相同的父亲,也会教育出不一样的孩子来。而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发展,营造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才能给孩子的健康成长真正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