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3
那些在单位里等死的人
年轻的时候选择了怎样的生活,年老以后就会有怎样的结果。
故事一
张明的每一天生活都是这样的:早晨7:00起床,8:00到达单位,在食堂吃早餐,8:30准时开始上班。先泡上一杯绿茶,开始收拾办公桌,这里擦擦,那里抹抹,收拾完毕,刚好喝口温茶,抿上一口,再与同事聊上一会儿天,看看新闻、聊聊微信,领导派活儿后就开启工作模式。
就这样,一转眼的功夫,时间就到了11:30分,就开始计划中午吃点什么?有饭局的话就在外面一起聚个小餐,没人约的话就在单位食堂里对付着吃点。
吃完午餐,在办公桌上小憩一会儿,下午14:00继续上班打卡,继续copy下上午的生活,不知不觉间就到了17:30,打卡下班。
张明是我同学,他说,哥们儿我这工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今天和明天一样,明天和后天也一样,明年与今年也是这样,真是没一点意思,有时候真希望单位改革,要么把我辞退,要么让我重生,这半死不活的,一眼就看到退休的那一天,真他妈的烦透了,和等死差不多。
我说,是你不愿意改变吧?他问:此话怎讲?我说:第一,你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给自己充充电,考个证什么的!我的一个同学是教师,他用三年的时间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现在可以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了。
第二,你可以跳槽,去干自己喜欢的事,与其在这等死,不如和这种无聊的生活说拜拜。
张明挠挠头:辞职,我不是没有想过,但家里人都反对,我也不知道做什么生意好,再说创业风险太大了,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就那么点老本,家里全部指着它呢!在单位,好歹旱涝保收,退休了还有退休金,好歹能够养活自己不是。
看看,张明就是在这种清闲的环境中适应了,这种体制已经让他失去了生长、成长,乃至升华的能力,他只能在这种环境里慢慢熬吧!
像张明这样的人,我们身边不计其数,他们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改变、不愿意接受新知识,更不愿冲破体制;每天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有月末工资短信的提醒才会告诉他一个月已经过去。
故事二
王鹏,和我同龄,人好,业务能力强,是某局的骨干。评先进几乎一年不拉,业务能手仿佛都是这样----单位大事小事似乎都离不开他。领导说,这件事你办一下,王鹏说好;领导又说,这个文章你修改一下,王鹏还是说好!
这家伙,送走了两三任局长,每个局长都说他干得好,说有机会提拔重用,可他参加工作到现在十余个年头了,还是一个大头兵。
快到不惑之年了,王鹏似乎明白了,单位水太深,别人都在精明地看着他在表演,只有他一个人任劳任怨、孜孜不倦;和他一起上班的老刘已经是副局了,可他还在办公室一线,日复一日的做策划,写总结。
王鹏还是知道学习的,只是他的学习范围太窄了,仅仅局限于公文写作,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些公文和总结,都有固定模式,基本全是套用,最多是学习一下新精神,将这些内容揉进去即可。
我问王鹏,你有什么爱好或梦想吗?
他说,年轻时候喜欢画画,喜欢旅游,可现在哪有时间啊,天天都是工作,工作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难得有个假期,只想在家里好好休息,哪里都不想去。
我又问,天天写总结,写报告,你不烦吗?
他骂了一句:他XX的,谁想写啊;但是,不能甩手不干了吧,我不写了,谁写?
我再问,那你打算写一辈子公文,不去实现一下自己的梦想吗?
王鹏苦笑了一下,慢慢写吧,等到了真写不动的那一天再说吧!至于梦想,早已经=支离破碎了,现在只剩下柴米油盐酱醋茶了。
这就是王鹏们,他们积极努力,踏实肯干,毫无怨言,默默奉献,职称待遇与他们不沾边,虽然他们比那些混日子的张明们要好一点,但他们其实也和等死差不多。
故事三
周末下午,没事在新城公园转了一圈,碰见了妻子单位的离休副局长冯老,一个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凳上,我见他整个头发已经斑白了,脸上的皱纹似乎比退休前多了一倍,整个人看起来衰老了很多。
冯老退休后在家带孙子,现在孙子上学了,生活就多出很多闲暇时间,变得无聊起来。
我坐下与他聊了许久,他说后悔以前在单位只知道吃喝玩乐、摆官架子、抖威风,现在呢?从官位退下来以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原来在单位称兄道弟的朋友、老板都一溜烟的散去了,现在连一个陪自己散步的人都找不到,真正孤寂的很。
我说,冯老,您没事了可以练个毛笔。学个画画什么的
他长叹一声,哎,老咯,老咯,干啥都提不起劲了,就这样吧。不折腾了,还能多活几年,说完又拿出当年当局长的派头,哈哈大笑起来。
在位的时候,是等死;不在位的时候,也是等死。这就是老冯们的心态,现在和过去没有区别,不愿意再改变,就这样了吧。
年轻的时候选择了怎样的生活,年老以后就会有怎样的结果。
现在的你,那些在单位的你。
那些还在单位等死的人,是时候改变了,而不是就这样不死不活的混下去。
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不改变,你是愿意变成张明们或是王鹏们呢?
拿死工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拿着死工资却一直在等死。
�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