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目标管理提升门店业绩
如何应用目标管理提升门店业绩
成功就等于目标
从前有一个年轻的伐木工人,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每天要砍十棵树,第一天他工作了八个小时,砍了十棵树,到第二天,他用了八个小时只砍了九棵树,他又增加了一个小时,完成了十棵树的任务,到第三天,他不得不又增加了一个小时,才完成了自己制定的任务,第四天、第五天,他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他制定的任务越来越不可能完成。正在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农民,问伐木工人:年轻人,你为什么不停下来磨一下你的斧头呢?年轻人回答,对不起,我没有时间去打磨我的斧头,我要完成我砍十棵的任务。
我们大部分人也面临这样的局面,每天拼命地加班、工作,增加时间投入,但是如果我们花一点时间,打磨一下我们的工具,我们的工作效率可能会大大提高,工具的意义在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打磨一下自己的工具,学习一种有用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什么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不是计划管理;
目标管理不是对目标的管理;
目标管理是通过目标实现管理;
目标管理是管理者通过激励机制的作用,把企业组织或管理者的目标,转化成被管理者的目标,以实现由自我控制达成整体协调控制的一种管理技术。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
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一、目标的设置
目标的设置是目标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细分为4个步骤:
第一步,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预案。这个预定的目标,既可以由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由上级批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目标必须由上下级共同商量确定,而且,领导必须根据企业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步,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设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组织结构,根据新的分解目标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第三步,确立下级的目标。在确定下级的目标之前,首先上级要明确公司的规划和目标,然后才有可能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属的意见,帮助下级建立与公司目标相一致的支持性目标。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评估;要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每个员工和团队的分目标要同公司其他员工的团队的分目标协调一致,共同支持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四步,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和目标实现后的奖惩达成协议。分目标制定后,要赋予下属相应资源配置权力,实现责权利的统一。由下级写成书面协议,编制目标记录卡片,绘制出目标图。
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目标是好的目标。判断一个目标是否是好的目标,可参照下表所示的标准。
不恰当的目标
以过程或活动的形式来表述
无法完全实现,没有具体的完成目标的期限
对期望达到的目标定义得模棱两可
理论化或理想化
没有真正的结果
或者过于简练、不清楚,或者太长、太复杂
重复,一项陈述中包含两个或多个承诺
缺乏对改进的要求
恰当的目标
以最终结果来表述
在确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确定目标的完成形式
与公司的管理有关,从公司管理的实际出发
对公司的成功很重要
尽可能的用数量最精确的说明
一项陈述只限于一个重要的承诺
我们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目标可量化可评估。下表将一些可以评估的目标和不可评估的目标进行了对照。
不可评估的目标
获得较高的毛利
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开发引进高毛利商品
主管人员增加与下属的沟通
可能评估的目标
在本年末实现毛利35%
在不增加费用和保持现有质量水平的情况下,本季度的各项指标完成率超过100%
引进大保健产品一个系列(不少40个单品,目标销售100万/月)
主管人员每周花费在与每个下属人员沟通的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
二、 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并不等于领导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标体系,一环失误,就会牵动全局。因此领导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进行定期检查,利用双方经常接触的机会和信息反馈渠道自然地进行;其次要向下级通报进度,便于互相协调;再次要帮助下级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当出现意外、不可测事件严重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时,也可以通过一定手续,修改原定的目标。
三、总结和评估
达到预定的期限后,下级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提交书面报告;然后上下级一起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决定奖惩;同时讨论下一阶段目标,开始新循环。如果目标没有完成,就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切忌相互指责,以保持相互信任的气氛。
需要赠送本文ppt只需要转发本本公众号此篇文章到朋友圈集赞68个+在看即可领取本文ppt,或者直接红包18元也可以领取ppt!
联系微信:gu812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