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琐事看见我的进步

2023-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叶雪白

一、项链丢了

今天早晨6点出门跑步,跑到大概离家2公里的地方,突然间一摸脖子,发现脖子上没项链了,再认真的摸了摸,还是没找到项链,又在自己上衣里找了找,还是没有发现。

我突然间意识到项链掉了,怎么办?我没有像以往发生紧急事件一样着急慌张,我脑中在想办法,我好想有个人在家里给我找找(比如床上或者卧室里),但此时老公也已经出门了,小宝又在睡觉,我不能打电话给孩子吧,小孩子也不一定能找到,还会扰乱他早起的清静。

我迅速的告诉自己,不能这样火急火燎的,越急越要稳。(这是我第1个进步的地方)

然后我立马原路返还,我要看我是否在这一路丢失了,但我一直跑的都是人行道,6点也正是清洁工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就那我也特意留意一下地面。

往家返回的这个过程,我也一直在进行的心理活动。我没有去自责自己咋那么不小心,我想到的就是我好好再找找,路上找找,再回家找找。(是我第2个进步的地方)

我也想到万一找不到了怎么办?我多少会有难受,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不能因为一件物品而过分责怪自己,东西是为人服务的,我又不是故意想弄丢它,就算真的丢了,我也要接受这件事。(这是我第3个进步的地方)

也许因为我的稳,也许因为我的幸运,当我到家的时候,第一时间进卧室,一看床上没有,再一看床边的地板上,赫然躺着我的项链,那一刻我真的特别高兴,它静静的躺在地板上好美呀,我赶快把它拾起来(失而复得的喜悦)。

感想: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在具体事情中实现!


二、优化语言

我和老大儿子现在基本上交流都是微信,除了他偶尔打微信电话或视频电话,更多的是发文字信息。

孩子每次打电话会先喊妈,然后再说话。但是他发信息的时候不先称呼妈,就直接发信息,我觉得不太合适,最起码的礼貌发信息要先称呼人,同时我也觉得有点不太舒服。

既然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就要找个时机表达出来,有时候也许是孩子不在意,尤其男孩子可能不在意细节,但我们作为家长的要引导。

那么怎样引导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放在以前我会直接告诉他:“儿子,你给妈妈发信息最起码要先喊妈,然后再写内容。你看我给你发信息都是先称呼儿子,再写内容。这是最基本的礼貌,要不然会让人看着不舒服。”

现在毕竟是一直在学习,我觉得如果直接给儿子提出,又怕引起他的不愉快,好像妈妈吹毛求疵一样,好像他多么没礼貌一样。于是我就记着这件事了,然后今天儿子过生日,我给儿子发红包,儿子收到红包后发信息:“谢谢妈”。

我就抓着这个契机给儿子回信息,“哈哈哈,我最喜欢听你喊妈了。”

我的进步之处是语言模式的改变,不去批评孩子没喊妈,而是表扬孩子喊妈了。

因为从人性的角度上,越是要求和指责,人对某一行为越反感,而是在鼓励和赞美的时候,才会更喜欢做这件事。当他喊妈的这一行为被鼓励和赞美的时候,我相信他喊妈的次数会越来越多,所以对孩子的言行要选择正向关注,正向引导。

感想: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从优化语言开始!

20230412叶雪白每日一省2459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