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中,最坏的是这帮人!
1
周末去一家特色鱼庄吃鱼,刚到地方,孩子们就站在院子里不动了。
鱼庄的小院里,有个大池子,池里养着各种鱼。顾客现选鱼,现捞,服务员就在旁上称,然后现杀。食客络绎不绝,服务员忙得不亦乐乎,场面血腥又热闹。
孩子们看到杀鱼的场景,特别兴奋,攥着的零食也不吃了,投入观看。每当服务员用棒子敲打鱼头,他们就跳起来欢呼鼓掌。
张先生在旁指着他们手里的零食,取笑说,“你们就是鲁迅笔下的看客,等着吃血馒头。”
当时我们一帮人一笑而过,这事就忘记了。
可最近有些文,总让我想起那天的场景,然后觉得冷。
2
最近的热门事件,就是“女硕士坐奔驰车顶哭泣维权“了。
发酵了这么久,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吧?
简单回顾一下:
西安一位女硕士,花66万买了一辆奔驰车,当做自己的30岁生日礼物。可是,刚买的车还没开,就漏油了。对此,4S店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不能退不能换,在三包政策范围内维修。
刚买的车还没开就要大修,本就很难接受了,而过程中,还出现了各种拖字诀、踢皮球,甚至还有欺骗和扭曲事实。
事情已经过了十几天,却还没任何结果,于是发生了热搜上的那一幕:女生坐在车顶,在4S店哭泣维权。
消费者和商家之间有冲突,不论在哪,都不算鲜见。而这一波,引发大面积讨论的,一是车主的研究生身份和“泼妇”做派;而是两个关键词,“讲道理”和“耍流氓”。
看到许多文章,用了这样的标题:
女硕士买奔驰被迫“哭闹维权”:一定要把“文化人”逼成“泼妇”
太讲道理是会被欺负的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就是和流氓讲道理
甚至还有这样赤裸裸的标题:
女硕士买奔驰被迫“哭闹维权”:我劝你还是做个泼妇
当“泼妇”这样的字眼出现时,我眼前马上出现的形象,是叉腰骂街脏字像特效一样往出冒的那种,居然用来形容这次的车主?
特意翻出《现代汉语词典》查了查。
泼妇:指凶悍不讲理的妇女。
试问,这位维权车主哪里凶悍哪里不讲理了?
从网络上的视频和录音来看,不论她情绪再怎么崩溃,还是保持着起码的涵养,摆事实、引条例、讲道理,从始至终都表现出强大的清晰。
特别让人敬佩。
请问哪里泼妇了?
针对这次事件,研究生车主说,“我希望这件事情没有发生,我只是希望有我自己的车,好好的过这个生日。”然而现在,她不仅成了受害者,为维权突破自己底线,还上了热搜,被扣上了“泼妇”的帽子。
她招谁惹谁了?
3
再来讲。
太讲道理真的会被欺负吗?
不。
从报道不难看出,西安的这家利之星奔驰4S店欺负人,并不是看人下菜碟,而是长期存在的概率性事件。
的确,生活中和影视作品中,都不乏那种整天喋喋不休讲道理的被欺负对象。但,深入分析,没一个是因为太讲道理被欺负的,而是因为,只会讲道理,迂腐。
真正会讲道理的,哪怕有些过于讲道理,也不会被欺负,相反,他们往往是人群中的KOL,答疑解惑,主持公道。
和流氓讲道理真的很蠢吗?
不。
正是因为这位车主懂得讲道理,才获得了广大的支持,尤其是后面流出来的那段录音,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如果她只懂得叉着腰去骂街,也许同样能上热搜,但,瞬间就会被淹没,而不是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声援。
毕竟,这个世界从不缺店大欺客的商家,也从不缺叉腰骂街的泼辣之人。人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被新的热点吸引。
正是因为车主虽然是受害者,但仍然一直讲道理,所以,她才能一出场,就占据了道德和舆论的高点。
正因为她一直讲道理,平素狂到敢打人的4S店,也被她讲到哑口无言。
而且,值得庆幸,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讲道理能解决的,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并且越来越文明的国度。
讲道理的人越来越多,流氓,也会越来越少的。
如今,女生真的要做泼妇才能过得好吗?
不。
我必须再强调一遍,奔驰女车主的行为,和“泼妇”一词半点不沾边。
如果用温和的方式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采取稍微过激的方式,这没什么不妥,也没什么丢脸。一不犯法,二很勇敢。生而为人,总是有那么一些时候,需要化身战士的。
撇开一贯的泼妇不讲,生活中我们最常见“文化人”变“泼妇”的场景,是抓小三。
从年轻时就和老公一起奋斗,终于挣到一份安稳,却被小三跳出来抢夺劳动果实。于是失去理智,跟老公歇斯底里哭喊,用下流字眼攻击小三,甚至扒小三衣服、打人。
她们赢得回来吗?
并不能。他们不仅失去了家庭、财产,还失去了最后的体面,余生回想起来,自己都觉愧悔。
变身泼妇,说明已经失去理智,这对局面有害无益。那些受人尊重的原配,都是独立果敢、能够快速将自己抽身出来,并且尽全力保住自己利益的人。
所以,如果你真听了劝,索性去做个泼妇,你不会所向披靡,而是,遍体鳞伤,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而且,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新的问题永远会出现,你很快会发现,成为泼妇后,丢掉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人生中不断增加的,唯有负面情绪。
4
余华的《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在一场战争中,敌对双方陷入僵局,福贵和战友们每天在战壕里无聊度日,唯一兴奋的时间点,就是直升机空投食物时。
起初,空投的是大饼,大家都一哄而上,一抢而空。后来,空投的食物变成大米,于是出现了一个困局:大家守着大堆大米却仍然吃不饱,因为没有柴,不能生火。
和福贵一起的春生,想出一个好办法:当大家去抢大米时,他就跟在人群后面,扒别人的胶鞋,然后抱回来生火煮米,他们又吃上了饱饭。
春生只是用了点小聪明,他并没有鼓噪大家去冲去抢。
而那些劝你做个泼妇的,却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你们尽管往上冲,越多人冲上去,我就能捡到越多的胶鞋。最好,能够人挤人发展成人打人,出点人命,他就不仅扒胶鞋了,还能捡钱包、脱手表。
这里的胶鞋,就是流量。
有人的地方就有流量生意,有生意的地方就有奸和坏。
我们阻止不了任何人做流量生意,但是,我们要懂得识别奸和坏,不能别人一带节奏,就跟着狂舞。
最后。
许多人喜欢讨论世道。
世道变坏,逼着文化人做泼妇,逼得老实人做流氓。
的确有很多地方,有不公,有不平,有不忿。可,不能世道一逼,我们就就范吧?难道世道逼良为娼,我们就都去……?
我还想说人心。
那些劝人做泼妇做流氓的,没安好心。
他们往往和指责世道的,是同一批人。一边说世道逼你做泼妇,一边劝你做泼妇,他们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世道的帮凶。
而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是否有一个明晰的底线,界定自己做人的标准?遇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是话术,可,遇鬼变鬼遇流氓变流氓,是悲哀。
你来世间一趟,总不能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吧?
我特别喜欢勇敢为自己维权的女车主,希望她一直勇敢,一直平安,30岁以后的每一个生日,都快乐。
她不是泼妇。
她是武装精良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