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

硬读《随园诗话》(328)

2019-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真老实人_425a

卷十(一一) 【原书卷十·三三】

吴中七子中,赵文哲损之诗笔最健。丁丑召试,与吴竹屿同集随园,爱诵余“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都能累此身”一联。后从温将军征金川,死难军中。过襄阳时,以《怀诸葛故居》诗四首见寄云:“洵美躬耕地,千秋一草庐。勋名微管亚,出处有莘如。巾服渔樵里,川原战阵余。西风渭滨路,尚忆沔南居。”“四海占龙卧,萧条一亩宫。泊如明厥志,行矣慎吾躬。变化遭非偶,栖迟道岂穷?可知《出师表》,慷慨本隆中。”“崔、徐二三子,来往定欣然。逸事风尘外,高评月旦前。襟期《梁甫曲》,生计汉阴田。当日如终隐,鸿妻亦最贤。”“宇宙声名大,遗踪锦水长。人歌千尺柏,公念百枝桑。涕尚沾遗老,魂应恋故乡。溪毛如可荐,此地合祠堂。”

吴中七子,是清代七位著名诗人、文学家钱大昕、曹仁虎、王昶、赵文哲、王鸣盛、吴泰来、黄文莲的并称。他们都是江苏嘉定、青浦(今上海市)一带人,且以文学词章齐名,被沈德潜推为“吴中七子”。

赵文哲,(1725~1773年),字损之,号朴函。清乾隆年间高行镇人。以诗文书法著。文哲少聪悟,博雅能文章,尤以词赋名。沈德潜所选“吴中七子”之一。乾隆二十七年(1762)南巡,召试钦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充方略馆纂修,军机处行走。乾隆三十二年坐事免。时缅甸用兵,将军阿桂奏荐军前效力。以劳绩复官,擢户部主事。后将军征战中遇难,时年四十九岁。恤赠光禄寺少卿,入祀昭忠祠。著有《媕雅堂诗集》十二卷、诗续集四卷、《娵隅集》十卷、别集六卷、词集四卷。

吴泰来,(1730-1788),清藏书家、文学家。字企晋,号竹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父吴铨,父吴用仪,皆为藏书之家。他于乾隆九年(1744)由副贡生进校官,任宿松县教谕,才情逸秀,与王昶、王鸣盛、钱大昕、赵文哲、曹仁虎、黄文莲等称“吴中七子”。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逾二年召试赐内阁中书,竟不赴官。五十二年(1787)受毕沅聘为关中、大梁书院山长,与洪亮吉、钱泳诸人饮酒赋诗,往还唱和无虚日。筑“遂初园”于木渎山,藏书数万卷,以宋、元椠本为多。《清史稿·列传》记其:“家有遂初园,藏书数万卷,寝馈凡十余年”。后来其家中兄弟数人为争财产,出其藏书于书商,京师陶正祥“五柳居”,多璜川吴氏藏书。有一诗集名《渔洋》,著有《净名轩集》、《砚山堂集》、《吴中七子诗合刊》行世。

温福,(?—1773年),费莫氏,字履绥,满洲镶红旗人,文华殿大学士温达孙,清朝将领。乾隆三十六年,师征金川,授定边右副将军,以侍郎桂林佐之,共讨贼。三十八年春,兵败战死。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赵文哲曾经在随园住过,自然与袁枚相识,当也是诗友。名列吴中七子之中的赵文哲,除了诗文出色之外,在军事方面也颇有才能。曾在乾隆三十四年随兵部尚书阿桂赴边征缅,当年十一月,缅军投降。征缅之战结束。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川大小金川(即今四川小金县,属阿坝藏族自治州所辖)之役开始。乾隆命理藩院尚书温福为将军,代阿桂率兵征讨小金川。赵因温之请求而随其入川。期间,颇出奇计,亦取得不少胜果。惟后来温福失策,全军覆没。溃败之际,有人劝赵文哲寻机脱身,赵严词拒绝,厉声喝道:“身为幕府赞画,且迭荷国恩,讵可舍帅臣而去!”卒与温福同死。大义言行,令人敬佩。故袁枚全文记载《怀诸葛故居》诗四首,以志怀念与敬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