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
什么是“心理账户”?
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在大概30年前提出了这个概念,他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的时候,有两套算法:
一、经济学算法——人们绝对理性,每“一块钱”都是可以由等价物替代的。只要绝对值相同。
二、心理学算法——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每“一块钱”都是专款专用的
而在生活中,影响你消费决策的,更多的是非理性的“心理学算法”,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心理账户”。
有这么两个情境下的典型案例,
第一情形:你去剧院看演出,票价300元,但不巧,在你刚到剧院还没买票的时候,发现丢了300元现金,那会不会继续买票看演出呢?
第二情形:你提前花了300元买票,到了现场却发现这张票丢了,想看的话还必须再花300元。这次你会不会再选择买一张票呢?
这个案例给的真是不错,同样是损失300元,但我相信第一种情形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继续买票看演出,因为我是来看演出的,看演出的300元是必须花费的,在“看演出”这件事上,我并没有多付出代价。而第二种情形下,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不再花300买票,因为,在看演出这件事上,我已经花了300元,再花300元,太不值得了!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个不理性决策呢?这就归因于消费者的“心理账户”。
商家就很会用这个“心理账户”让消费者买单,常有三个途径:
第一,概念替换
从一不太容易付费的账户,比如消费账户,引导到相对容易付费的账户,比如礼品账户。这方面的最有名的这是那个烂掉的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一般来说,人都有这个心理,好东西不舍得买,但如果送礼,就算再高的价格,因为是刚需,也会去购买。相似的,还是茅台酒,试问,买茅台酒的,有几个是为了自己喝的?
第二、创造收益
就是让用户更关注自己的进项收益账户。比如商品打折,会让消费者有一种“买到即是赚到”的感觉。再比如,商家还会推出“买300减200,买500减200”等促销活动,也是让消费者有“赚到100、200”的感觉。其实,有时这类活动还没有直接打折划算,但却更加容易让消费者买单。
第三、项目打包
把消费者不太愿意接受的费用,打包到一个他习惯付费的账户里。最典型的就是酒店推出的,把房费、早餐费、上网费等统统打包成一个“房费”,只掏了房费,却还有早餐费,上网费,太好了!
总之,一句话理解心理账户:想让消费者买单,你需要给他一个更容易说服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