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渡口西津渡
2018-06-15 本文已影响27人
小飞侠Zy
说西津渡可能好多人都没什么概念,但王安石家喻户晓的《泊船瓜洲》里的“京口”说的就是这里:“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除了王安石,孟浩然、苏轼、陆游、米蒂、马可波罗等人都曾在此地登陆或候船,只是长江如今离西津渡有300米之遥了。
说西津渡可能好多人都没什么概念,但王安石家喻户晓的《泊船瓜洲》里的“京口”说的就是这里:“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除了王安石,孟浩然、苏轼、陆游、米蒂、马可波罗等人都曾在此地登陆或候船,只是长江如今离西津渡有300米之遥了。
进入第一道券门“同登觉路”,右手边就是救生会,因为我们在携程上买了救生会、观音洞、云台阁的联票,所以先去救生会换票,换票人告诉我们应该按救生会、观音洞、云台阁的顺序游览。我是提前在携程买票的,到了才知道其实只游览西津渡古街不进入这三个地方是不用买票的。搞笑的是我在携程买联票,优惠后的成人票是10元,而原本有优惠的半价票却要15元。
刚进入救生会参观觉得没什么,看了介绍才知道镇江的救生会竟然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江上义渡和救生的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官办义渡起源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清朝实行民办官助救生。现在看到的救生会址始建于康熙年间,毁于咸丰战乱,重建于光绪年间,距今大约有300年的历史。
在救生会院子有一艘红色的船,应该是按当年救生船制作的复制品。船被漆成红色,桅杆上悬挂着一个虎头牌,意思是奉皇上圣旨救人,船上有一铜锣,铜锣一敲,任何人不得阻挡。现代的消防车是不是有点像过去的救生船?
救生会延续到清朝末年,因为连年战火,民生凋敝,逐渐力不从心,无以为继。1923年,镇江与扬州士绅联手成立了普济轮渡局,并购买了一艘“普济号”轮船从事渡江业务。救生会历时758年,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从救生会出来,就看到街上有一座写着“昭关”的“石桥”,“桥”上有一座石塔,一看就不是江南风格。仔细一看,原来是建于元朝的过街石塔,我看到的“天桥”,其实是塔基。据说该石塔是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的工匠刘高主持建造的,难怪有点眼熟的感觉。按照佛教的解释,塔就是佛,所以人们从塔下的券门经过就是礼佛,是对佛的顶礼膜拜。信奉藏传佛教的元朝统治者用心良苦的在全国多地建过街石塔,如今只有西津渡昭关石塔保存完好,是我国惟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
我们按门票的游览顺序去了观音洞,里面有各种观音雕像,我问收门票的姑娘这个观音洞建于什么时候?姑娘回答都是现在建的,看起来雕像也很新。但这个位置,这么大规模的观音洞怎么会是现在建的呢?查过资料得知,观音洞始建于宋朝,清咸丰九年(1859)重新作了修葺。为何收门票的姑娘会说是新建的?是不是特殊年代原来雕像悉数被毁,所有的雕像都是新的?
从观音洞沿着依山栈道往下走,来到一处院子,一眼看去雕像和柱子就是道教的风格,果然,院子前面的房子是铁柱宫,雕像是紫阳真人。陕西的紫阳县、浙江临海的紫阳街,还有西津渡的这个据说是张紫阳修行的紫阳洞,都与紫阳真人有关。在古代一个人在这么多地方留下足迹挺不容易的,不愧为道教南宗五祖之首。
穿过铁柱宫旁边的门就到了金陵渡(唐朝称西津渡为金陵渡),这里是整条街的制高点,可以俯视西津渡古街:青砖黑瓦的院落,鳞次栉比的店铺,高低错落的券门......加上灰蒙蒙的天空,时光似乎凝固在某个时刻。
金陵渡临街的台阶上有几个字“一眼看千年”,街道上还有一个被玻璃罩住的长方形坑,里面陈列着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筑材料,展示西津渡古老的历史:这个全长约1000米的古街,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千年沧桑,就连长江都改道了,可古街还在。
从最后一个券门“层峦叠翠”一出来,右手边就是待渡亭。顾名思义,待渡亭就是迎来送往小憩待渡的地方。唐代大诗人李白、孟浩然,宋代王安石、陆游等人都曾在这里候船等待过江,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其中脍炙人口的是唐代诗人张祜的那首《题金陵津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
从张祜雕像旁边的台阶可以登上云台阁,我们准备上去时有一个导游对他的团友说上面没什么可看的,先生听了就不想上去了,因为已经买了票不得不跟我一起上去。
登上云台阁后就知道票导游所言差矣。云台阁是云台山的最高点,沿阁楼放眼四周,不仅可以俯瞰西津渡周边新老建筑群,还可以看见长江,虽然天灰蒙蒙的能见度不高影响观赏,但登高望远的气势依然令人心潮澎湃。遥想当年滚滚长江从云台山脚下流过,长江江面波澜壮阔时的盛况(隋唐以前,镇江江面宽40多里,到唐代时还有20多里宽。),难怪陆游途径西津渡时,曾对渡口每日运送上千的兵源感叹不已。清代诗人于树滋所写的诗更道出了西津渡口人来舟往的繁忙景观:“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
从云台阁下山时我们没有选择原路返回,而是选择通向小码头街的那条路下山,从古街的最西头往东走。这边古街多是民国建筑,最吸引我的是德安里,原镇江画报所在地,我小时候可是画报迷啊。
沿着古街慢慢走,各种店铺都很有特点,小山楼、红色驿站、手绘镇江、恒顺醋坊、吴勾酒坊、李嫂锅盖面......竟然还有洪七公叫花鸡。
一直走回到第一道券门,还是不愿离开,又从第一道券门旁边的台阶走下去,就看到红色的大戏台,然后看到又很多餐馆。走了一下午,肚子咕咕叫,就选了一家餐馆吃饭,狮子头做的很地道,价格也比较公道。
兜兜转转,又走回古街,此时灯光已经亮起,红色的灯笼和现代的灯光交汇在一起,好像也不违和。夜晚的古街似乎比白天多了一份活力。
终于走出古街大门,却发现白天忽略的五十三坡在灯光映照下很美。
西津渡非常值得游览,但镇江博物馆和伯先路也一定要去看看。我每到一个地方喜欢第一天先去博物馆参观,这次由于时间关系,到镇江的第一天是路过博物馆而未入内。所以第二天安排时间再去紧邻西津渡的镇江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分为新展馆和老展馆,新展馆建筑外观和老展馆建筑风格一致,门口的雕塑也很有特点,只是馆藏不多,也没什么特别的镇馆之宝。比较有意思的是《古代金银器精品展》,展厅的一面墙上画了一排不同年代的女子,在画上面不同位置放上相应的出土的首饰,可以看出每件出土首饰的用途。可惜宋朝的女子画的太胖,要知道宋朝流行“燕瘦”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819cd3a521474dc8.jpg)
本着利益最大化原则,我每次到南京都会抽时间去南京周边城市走走,之前去过扬州、泰州、无锡,多次去过苏州,就是没去过镇江。2018年5月又到南京,一查火车发现镇江离南京只有40分钟火车车程,于是在回深圳前安排三天时间去镇江。
我们是2018年5月29日中午到达镇江中山桥的,提前已计划好游览路线并在携程订好门票,在旅馆休息了一下吃点东西就去首个旅游景点西津渡古街了。
穿过写有“西津渡街”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掩映的弯曲的青石板路,长着青苔的青砖的围墙,围墙上还有八角亭,一下就把人带到过去的时光。
我们乘坐2路公交车到伯先公园下车,坐在车上就看到“西津渡街”的大门,所以一下车就往回走,直奔西津渡。踏上西津渡青石板路的一瞬间,就爱上这里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d0f2be33e879c51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9a957c36201e778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6a2f7c32c7385db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e0ede2ffada09a5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ed7810024f34c02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5b1e940470b3b65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96997212007cbe8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18e336d901c988f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4bd6fe3dbc438cd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14cee74c796ce3d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b8b78927b30b9bc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4d13f206058c694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d1949f7e9127060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1ab5d8ec901b595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1715880c0a7fc0f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855b00689bcde00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4a6ab030b11465e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3008caf331d55b5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1c1f5b4335dbb76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1393e424aeeff40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09db20b137d4a2c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1023eb9cf36ec16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d30ad3ebe80e000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b321970b404f642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5c67c817872b35b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dc066a660c621ef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aa0180848a1225c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5d77734f0aba9cc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45da68f0c716192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6970a93fccfca0d9.jpg)
镇江博物馆新展馆不收费,但老展馆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收费20元,我们去的时候可以关注微信扫码免费领取门票,就这样参观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五栋东印度风格的建筑构成,风貌独特,保存完好,为全国少见。但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却是旧中国落后挨打的证据之一。
1858年6月26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天津条约》,镇江被辟为通商口岸,1864年英国开始在云台山上建领事馆(紧邻西津渡),是中国沿海沿江建造的最早的领事馆之一。1889年年初,镇江洋巡捕殴打中国小贩,镇江群众愤怒焚毁英领事馆及巡捕房等。清政府屈服赔款白银4万两,1889年照原样重建,1890年竣工,建筑为东印度风格,花园为英式园林。1927年北伐军兵临镇江,收回英租界。1962年做为镇江博物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4f68b2c0b0d9a44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ace6dfe6af1be68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bd61487eefb61c5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43c2bac55e80b59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f22e1effc3171ec8.jpg)
镇江博物馆对面有个广肇公所,是广肇商人在镇江的同乡会旧址,建筑上有典型的广东雕刻。孙中山先生和这里很有渊源,他三次到镇江,曾在广肇公所演讲,创立民国后,曾为镇江制订建设方略。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0102cb16bd476bf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8e35eafa29180ac5.jpg)
镇江博物馆所在的路叫伯先路,伯先路是因伯先公园命名的。伯先公园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广州起义总指挥镇江人赵伯先(赵声)修建的,大门口有两只石狮子,大门口右边柱子上“伯先公园”是宋庆龄先生亲笔书写的,站在大门口就可以看见赵伯先先烈的铜像。可惜没有时间进公园参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f5f75be4cdd1da3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eb9f8da952d16e19.jpg)
紧邻伯先公园的是屠家骅公馆,屠家骅是民国时期苏浙皖邮务管理邮务长。退休后在镇江建公馆开旅店,很多民国名人都曾在此住过。标着屠家骅公馆的院落大门紧闭,看起来不是很大,但上网搜了一下,屠家骅公馆似乎很大,究竟包括那些房子好像没人说的清楚。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4355/05a5e8e0434fd63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