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急吃得了热豆腐
前几天看到一个词叫做“镬气”,说白了,就是吃饭的时候那围着锅吃得满头汗的热乎劲。还记得在初级班上课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一个词“趁热吃”,不会韩语的我用各种办法去解释,学生还是相当的迷茫,为什么要趁热吃?趁热怎么吃?
韩国在众多的冷食冷面中还是有不少热汤的,其中最需要趁热吃的就是豆腐汤,中国人常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是为了趁热吃豆腐汤,我经常被烫得呲牙咧嘴,但是即使这样每次吃豆腐汤我还是要趁热吃,没有那层热乎劲的豆腐汤仿佛失去了灵魂。
韩国人说吃在全罗南道(有待考证),我既然有幸在全南地区工作,那便绝不能放过这里任何一种料理。豆腐汤是老师们课后觅食的首选,它距离孔院不远,步行约五分钟,但是你要走快点,因为他们家生意太好,去晚了,鞋都没地方搁。
韩国人喜欢脱鞋盘腿席地而坐,我刚来韩国的时候相当不习惯,腿经常是左右切换,或伸或屈,无处安放,每当这时我就感慨,腿到用时方恨长啊。但是现在我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坐姿,甚至有时会主动抛弃座椅而选择席地就坐。
坐好后姨母会给你端来餐前小菜和湿巾小碗,韩国人吃饭多数喜欢用剪子,烤肉的时候剪肉,吃面的时候剪面,而吃小菜的时候也是用它来剪泡菜。其实我并不很喜欢这种辅助工具,它可以出现在厨房,但是出现在餐桌上,仿佛剪断了我和食物的牵绊。
在千呼万唤中豆腐汤终于美人出浴,石锅端上来的时候还在咕嘟咕嘟冒泡,底下白色的豆腐仿佛刚出浴的美人,上面飘着一层辣椒是美人脸上的嫣红,娇羞却不做作,汤面上再点缀一点葱花,红白绿交相掩映,似乎是美人在诉说着一个花前月下的浪漫故事,让人食欲大增。如果你以为美人只是靠色相取悦众人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再用小勺轻轻地搅拌一下,藏在豆腐中的牛肉片就浮出水面,牛肉和豆腐充分的混合再配上小菜里的鱼饼,嗯,完美。
心急吃得了热豆腐关于“汤”怎么吃一直是我教学中的一个大问题。刚来韩国的时候我告诉学生,饭搭配的动词是“吃”而汤搭配的动词是“喝”,所以中国人不说吃汤,都说喝汤。“老师,那参鸡汤也是喝?”喝参鸡汤,嗯,说得通!“那土豆汤呢?”土豆汤名为土豆汤实则为炖排骨,而且在吃的过程中吃的是排骨,喝汤已经退居二位了。在经过一系列的问题轰炸后,最终我败下阵来,汤具体是吃还是喝,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中国更多的是“喝汤”,品得是汤汁的美味;在韩国更多的是“吃汤”,因为你要尝的是汤内的种种乾坤。
抛开烦人的动词,我们只说菜肴。它家除了豆腐鲜嫩可口,最大的特色是米。韩国的米和中国东北大米一样,粒粒饱满,香味十足。豆腐汤家的米也是用石锅做的,端上来的时候食客要先将米饭放入小碗中,然后再在石锅里倒入热水,你会看到一层幸福的白色泡沫,过几分钟后用勺子轻轻搅动,石锅壁上的锅巴在你搅动的过程中会自动脱落,石锅的保温性加上热水的作用,韩国人喜欢的锅巴粥就大功告成了。所以在这一顿饭中,你既可以吃豆腐汤又可以喝锅巴粥,从开始的饱腹到中间满足味蕾再到最后的助消化,一顿饭完美的都解决了。
偶然间我们发现了隔壁桌还叫了一屉包子,我们几个人瞬间不淡定了,远离祖国的怀抱已经一年之久,更是难得一见包子倩影。几个人的眼睛也不再四处看有没有帅哥了,而是齐刷刷的定在了包子上。“要不…我们也…要一屉?”
端上来的包子那是相当袖珍,用专业设备咔咔一拍,小包子瞬间高大上。同事一边欣赏一边说,“这小包子不白呀!”“没事,这说明没有漂白粉…”
心急吃得了热豆腐汤也喝了,包子也吃了,我们几个人热得不停的出汗。我想在寒冷的冬日,一群好友围着桌子吃着热热呼呼的美食,才能抚平我们内心的那点想家的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