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读完这本书,是该做出改变了
混混沌沌过了半生,经历了平凡普通毫无目标的生活,突然有一天警醒,想着要去改变,于是开始读书、写作、早起、跑步、冥想人生五件套。
想着不断努力,将日程安排满满的,每天,不停的读书,明明很努力,可读了很多书,依然感觉焦虑。每天坚持日更一定字数的写作,证明自己在坚持,写作技巧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
这本《认知觉醒》从第一次开始读,从了解了大脑构造,特别是情绪脑、本能脑和理智脑三重大脑的特点,才知道人都有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的天性,原来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作者周岭说:“人之所以焦虑是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就像我在读书这件事上,我买了很多书,越积越多,原来计划怎么读完,却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快速看完。
每次看一本书时,总想把整本书的知识点都为我所用,或掌握一本书的认知体系,可时间、精力不足,去掌握每一个让你触动的点或知识,根本不现实。
读完这本书后,作者推荐的一个阅读方法,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终于明白,原来,以解决自身问题为目的,与自己有深刻联结的触动点,才是我最需要关注的点。
可以说,看完这本书,我对读书思维方式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困惑二、对每日行程、目标的模糊,不断被大量的走神分心占据大脑……
明明做着一件事,却容易被头脑中另一个想法带偏,甚至脑海里又会浮现好多事,每天却被大脑太多“分心分神”占据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该怎么解?
在读到“元认知”这一章,才明白,让意识居中,能主动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好坏,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对头脑里的想法有一定判断力,对事情有一种反思能力,在走神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做更重要的事。
就像我平时,本来想查看一条微信短信的,结果点进了一个视频链接,刷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到底是想干什么。
而有些人目的非常明确,能意识到自己对点开这个链接的想法是否明智,能及时制止了自己这一行为,警醒自己应该做什么。
作者周岭说:“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即更高、更深、更远的视角,开始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就意味着真正的觉醒开始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是否拥有更高级的元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