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天赋,我有话要说
大学,我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本以为我努力一点,这就是一门可以搞定的学科,结果发现,想法太天真了。
我有一个学习这类需要动脑筋动得很厉害的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我的精力不够,我很容易大脑疲惫,一旦如此,我就专注不起来,也就学不下去了。随着课程的推进,这类关联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我来说,就逐渐变成了一种负担。想想大一上学期,简直比高考还辛苦。
那也好在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相关课程,毕竟要考试,只好如此。等我觉得我跟上了课程时,我又发现尽管理论懂是懂,题目还是看了一脸懵,特别是最近一次考的高代,数字稍微复杂,完全弄不出来。我很沮丧,真的,这大一一年快过去了,成就感一点都有,反而自信心被磨蚀得一点不剩。老实说,羡慕那些大脑开过光的同学,不遗余力地把这些东西都学得像模像样。
但是对于数学,我还记得我看陈纪修的数学分析的时候,我对他在题目上的演绎的惊叹。你只会感叹,怎么会又这么聪明的解法,如此的巧妙。但是轮到自己去解题目,大脑却怎样也动不起来。我觉得我的大脑只会模仿 。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算是骑虎难下了,四年,才过了一年,这算是学不下去了吗?我其实有一个妄想,就是我一定要把自己的精力提起来,消除大脑的疲倦,那么我对数学的感觉一定会好点,当然,我需要题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我看了很多本养生的书,明显我肾虚了。而里头有一个很显著的征兆,就是这种无缘故的觉得浑身不给力,觉得很疲倦。既然“生病”了,就一定可以治好。
天赋有是很好阿,可是没有的那些人,什么都不干?什么都没资格干吗?我家境不算优渥,也的确没钱没时间等我让我去开发我的“天赋”,但是我好歹上了大学,也有了这么一个四年的时间,我想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