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血、阅读的跋涉、变现教

2016-12-19  本文已影响38人  许豆浆

一周手札(一):161201~161207

Miller星

有一晚为家人的事情烦心,也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沮丧。和海豚先生聊:总想起《星际穿越》里众人抵达Miller星的情景:乍一看远方是静止的山峦——就如目前平静的生活,实则是正奔腾而来的巨浪,下一秒钟就将人拍成碎屑。这个意象总在我心里。

对未来的不测,是这种感觉吧,譬如是衰老、病痛。海豚觉得,那是因为我心底并无法接受一个「坏版本」,只愿意拿「好版本」来蒙蔽自己。我也知道「人生困难重重」,但看起来从未真正接受;这方面的修炼,也迟迟没有真正启动……

这一夜,失眠。

变现教

我们该如何提高甄别的智慧?如何不伤害他人地去践行善良?如何保护自己的脸、不因外面尘霾也染上脏兮兮的东西?
因为一次误判,所以下定决心 「我以后、无论如何、再也不要献出善意 」 ,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损失吧。
变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宗教;营销,就好像面目诡诞的女巫,因其诱唤起人心的欲望、恐惧,必须被绑在火柱上烧死。
我们,真的要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卖钱吗?

阅读的跋涉

经过将近两周坚硬的阅读,终于读通马奇一点点……挺不容易的。但是,Uncle Mar 这么爱美的人,也是实在令人无法拒绝啊!记得在写作课复习群上还曾与@Sean 同学讨论过: 社科理论→行动决策的路径有多远?这条路径必须存在吗?以「执行意图」到「WOOP」为例,理论家的坑是不是最好能有一个看不过眼的wife来填?换句话说:

知识必须有用吗?

在一定程度上,马奇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比起「有没有用」,应该是「美不美」这件事更重要吧!谁说 everything shoule be useful?!

如果我们只在不被辜负的时候去信任,只在有所回报的时候去爱,只在学有所用的时候去学习,那么我们就放弃了为人的本质特征。

这周还有个惊喜的小收获,是遇见陈鲁的「一周一点」。陈鲁女生是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她的公号文章简明地解析儿童心理学的论文,又很接地气地落实到养育的生活情境当中。真的很棒。简直是「儿童心理学界的(黄扬名 *」!按图索骥地,能接触到儿童心理学的活跃学术人物、前沿研究成果。

更大的惊喜是: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信息品味也在发生转变:开始对现成的结论感到乏味;反之,如果能追溯研究是如何进展的、用了什么研究方法、科学家有哪些累积成果……等等,这些源头的东西更让我兴奋。

*黃揚名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認為將知識與生活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不追逐發表的點數,但致力於心理學知識的推廣,希望讓更多人可以對於自己的心智運作有正確的認識。目前經營心理學科普知識的部落格─《認知與情緒新聞網》,以及一個關注銀髮議題的臉書粉絲頁─《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

读写小工房

小工房的设想,这些年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2016年因为加入Openmind Community,愈发惜爱这种用语言创造的心情;今年年底直至2017年,会有落地试验的机会。本周就集中为第一场工作坊做准备。先透露一点点,我会用心继续的,努力为这个世界增加美好的Cool 东西。就像久不 update 消息的 周小兜同学 ,不期然遇见又是一番惊喜!

Slideshow-读写小工房S01-poem.003.jpeg

回血的12月

其实上个月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直有点抱歉,我归因为降温、生理期、感冒。12 月开始就回血啦!心思又活络起来了!着手为自己做规划,如果定义「身份标签」的话,我希望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