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思维学习笔记
19世纪30年代之前的哲学,称为古代哲学。
哲学是对人生终极问题的系统性反思,反思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之一。对终极问题进行系统性反思的人是极少的,只有这种人才称为哲学家。哲学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每一种哲学跟哲学家本人所处的时代、国家、财富、成长经历、高矮胖瘦甚至是基因特点都有关系的,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一种哲学之所以能打动你,很可能就是跟你本人的特定的体质,特定环境,特定遭遇都有关系。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信奉一种哲学,到了中年会完全相信另外一种哲学,这都是跟他们的人生遭遇有很大的相关性。各家哲学之间可能存在“彼之蜜糖,吾之砒霜”的状况。
中国主流传统哲学,怎么看待出世和入世的问题?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里面给出了很精妙的模型:内圣外王。其实中国传统哲学主要精神既不是完全入世,也不是完全出世,它可以说是既入世又出世,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中国哲学里定义了一种人叫圣人,圣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只追求内心自由,独善其身的人,他的品格就是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内心深处致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会积极的承担最大的责任,不逃避掌握权力和金钱,不逃避获得世俗的成就,这有点像柏拉图主张的理论:一个理想的国度里做国王的那个人应该是一个哲学家。因为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守住一些永恒稳定的东西。按照儒家的思想,圣人并不意味处理烦躁的日常事务为苦,相反他们会认为世俗间的各种煎熬才是对性情的陶冶,才是真正提升内心修养的路径。所以从这个角度,冯友兰认为庄子的哲学并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中国的传统哲学不是一个简单的脱离世俗的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跟社会义务高度相关的事情。
思考哲学层面的问题是迈向开挂人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说它是必要条件,是因为基本上每一个在事业上比较成功的人或多或少都对哲学感兴趣。说他是非充分是因为很多年轻的时候沉迷于思考哲学问题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都混不太好。
哲学修养是可以用来应对人生的重大命题的。比如是否冒一个巨大的风险,或者是境遇突变,重大挫折,亲人离世等等,这些事情总是跟一些更加永恒的,超越自身控制范围的主题关联在一起。当我们面对这一类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哲学层面的修炼来让无助的内心得到安宁。
再者,专注当下其实是非常技术含量的事情,这种技能啊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后天习得的,它跟哲学也有很大的关联性。
你不等于你的大脑。人类大脑每天会产生上万个念头,平均每分钟会有将近10个新的念头产生。这种不停的思维活动,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也就是所谓的小我,这个自我有担忧、有恐惧,会害怕受到各种挑战,反正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波动,不断的消耗我们的能量。
焦虑导致我不能发挥最好的状态,不能在当下的每一刻把事情做到最好,而这个现在没有做好,那么以现在为基础,那个未来就不会更好,未来不会好,那现在就更加担心未来了,于是就更焦虑了。这不就是恶性循环吗?如果我们进一步拓展活在当下这句话,它的完整版本应该是这样的:活在当下,过去不悔,未来不追。也就说只有做到对过去不后悔,对未来不贪图,才能够更好活在当下。
怎么实操呢?每周如果能进行几次冥想,对于降低大脑的噪音,提高专注度,对抗失眠,抵抗焦虑,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还有一种方法是数呼吸法:吸一口气,再缓慢的吐出去,然后把气吐完之后,停在那里,不要急着吸下一口气,然后开始数数。可以数到10或者数到50,或者数到100,这个因人而异。憋不住了就吸气。调整几个呼吸之后,再做一组。这个方法来自于安那般那法门的简化版。通常很紧张、焦虑的时候闭上眼睛,做三组这样的数呼吸练习,心情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黑格尔辩证法的正反合三段论。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会分为三个有机联系的阶段:第一是发展的起点,即“正题”;第二是这个正题会孕育自己的对立面,即“反题”;第三是这个正反两者会在相互对抗中形成统一,即“合题”。而这之后这个新的合题又可以看成一个正题,它又会孕育自己的更高层次对立面,从而重复这个正反合的过程,这就是螺旋式上升。这个简单的模型其实极其深刻,而且这种哲学思想跟中国传统哲学里最关键的一种思维习惯其实是异曲同工的。即《道德经》里的“反者道之动”。意思是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都会有一种朝相反方向移动的倾向。用西方哲学术语来说,就是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自己的否定。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中可以同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而且仍然能够保持行动能力。
掌握了正反合思考法的人总是能够站在完全相反的立场考虑同一个问题,这样做能够产生巨大的思维张力,这种张力能够让一个人更加客观的看待事情。可以说正反合三段论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想,能在越年轻的时候掌握,肯定是越能够提高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物理学家波尔说过,“正确的反面是谬误,但是一个深刻真理的反面很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
我们很多人年轻时候都容易比较偏激,如果相信了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观点,就非常执着于去维护这个观点,而完全看不到他相反面的合理性。特别是在我们看很多文章和视频的时候,要明白任何一个表达者当他要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通常都是偏颇而且有立场的。有立场并没有错,立场是人类社会社群在竞争的底色之下必然会出现的东西。但是一个带着立场的观点也必然是无法反映世界的全貌,毕竟语言是有局限性的,使一个表达者自己能看到事物的全貌,他也没有办法把这个全貌说出来。《道德经》第一句话就说:道可道,非常道。《鬼谷子》里面也写到:言多必有数短之处。他们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的哲学模型:消极想象策略。就是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先去想象发生最坏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在客观世界不变的情况下,提前想象最糟糕的结果和它的应对方案,总是能够让我们更加从容的应对生活的变化。这个推导过程并不复杂,我们也很容易能理解消极想象的好处,但是大家能做到吗?显然很难,因为我们的人性不允许我们这么做,人类是趋利避害的生物,我们并不喜欢去想象某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了自己身上的样子。
消极想象和负面情绪之间的差别,消极想象是建设性的,它不仅让我们去想象糟糕的情况,同时也要想象应对的方案。而负面情绪是破坏性的,它只是单纯的让自己沉浸在负面的焦虑感里面,拿不出解决方案。这两者差别是巨大的。除此之外,消极想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可以用来应对心理学上称之为享乐适应的现象。消极想象就是刻意去阻止这个适应过程那种方法,来创造我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的渴望,这个东西说的老土一点就是感恩。
君子不器。我们不要被任何一种方法论绑架,各种哲学思想就像工具,工具越多,雕刻人生这个艺术品发挥空间就越大。
斯多葛哲学的第二个模型:控制二分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哲学修炼就是为了让我们可以超越人性本能。
斯多葛第三个哲学模型:价值剥夺模型。这个模型认为人类不幸福,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把快乐建立在了一个不牢固的基础上,这样一来如果基础发生了改变,那么瞬间快乐就会被剥夺。而对这种剥夺的担忧就是导致大多数人焦虑的根本原因。想要获得内心的安宁,就必须把自己的人生锚点建立在那些更加稳定的东西上面,人生锚点越不容易被剥夺,我们的内心安全感就越强,抗挫折的能力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