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樊登:很有道理。所以我你看我儿子学习的时候,有时候他考的一些比较难的试,他也参加过那种考试,选拔性的考试,有时候考不上,觉得这题太可怕了,都读不懂。这种状况,他也会产生那种焦虑感,说我要不要去学这个东西。我说不用,我说你学校里面教那些东西,都学那么好了,你考一百分了,够了。你那个已经是,正常水平的一百分了。你参加那个考试比较变态而已。所以要保护他,能够很从容地学习。
安心:对,这个很重要。
樊登:而不是在这么小小的年纪,身体都没有发育的时候,就一天到晚搞,干到十一点半、十二点。
安心:对,他过度使用,过度消耗,他就会到就像你刚才讲的,到某个时期他就动不了了。他想动,他也动不了。
樊登:人生是长跑。很多家长就把孩子看成,高三以前有价值。因为你能给我争面子,让我在群里边待着。高三以后,你爱干吗干吗,那是你的事,跟我没关系了。就是要给这个蓄电池充电,不是提早把电放光了。
安心:对对对,因为他的人生是长远的,越来越好的。
樊登:所以无伤害,这一章的核心就是我们要知道说,拿什么东西来替代伤害。我看您这书里边写的核心是尊重。我们用尊重来替代伤害,在尊重的氛围之下,孩子一样可以按照你引领的方向去走。
安心:当然了,反而其实就是可能会发展得更好。因为他会知道这个,我真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人有这个动力,有一些真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个动力。就我刚才说的现在很多孩子佛系,空心病。就是因为他缺少一个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个东西不清晰。
樊登:你知道,我一般跟家长说这个话的时候,他们怎么反应吗?他们说可是我的孩子就是不知道想要什么?他整天没想法。
安心:我也经常听到这儿。
樊登:所以我只能给他想法。那这怎么解释呢?
安心:他其实颠倒了因果,他是把因果颠倒了,其实是先有因,再有果。他现在拿这个果来说事,但没有看到前面的因,就一直颠倒因果而已。
樊登:太好了,这几章我觉得父母们认真看一看,把每一章认真读一下,一定能够收获很大。对。然后第五章叫一致性。这一点上次王小骞老师,来我们这儿讲她的那个书的时候也提到一致性。我不知道,你们两个是不是同一个意思。您给大家解释一下,您的一致性是什么意思。
安心:这个一致性,在我这里就是做真实的父母。那当孩子的这个行为,是我能够接纳的,那我也不用去假装我不接纳。有些父母觉得说我夸他两句,或者是我肯定了他,他是不是就飞了,或者就怎么样了。不,当孩子有些行为是你真心喜悦的,你一定要及时地去表达你的这种感受。因为他其实也是一种爱的传递。那当孩子有些行为,我不接纳的时候,那我也要一致地去表达。
樊登:这是不对的。
安心:这是我不能接受的,孩子有一个机会去学习到。因为人是这样的,我不单单有自我,我还要跟他人相处,跟整个环境去相处。所以孩子其实是需要去学习到,我怎样其实是不伤害环境,不伤害他人,甚至不伤害自己。所以这个就是父母其实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我能够很真实地做我自己,这个孩子就能够学到,怎么样去跟人相处。
樊登:那为什么很多父母不愿意真实地做自己,表达自己?
安心:这里头有一个东西。就是有些时候真实地表达自己,是会触碰到自己的一些脆弱面的。那人都是需要刚强,坚强,特别我们被灌输,对不对,要坚强,要坚强。很多时候就是坚强的外壳底下,其实是有一个脆弱的自我,那这个部分就不敢去展现。因为我们觉得有一些教条的东西,觉得展现这个部分是不好的。
樊登:比如说呢?
安心:比如说这个因为有些时候,我也做老师的培训。那有一次,前不久我去学校里头。就是提到讲到这儿个一致性,那有一个老师就跟我讲,他学了这些沟通的方法方式之后,有一个变化,就是他愿意去,袒露自己真实的感受。他说原来学生考不好,拿着试卷回到教室里就一通责骂。你看你们怎么考的,我辛苦了一个学期,你们考出这样的成绩。他说通常孩子们安静一秒。好,之后就又开始各自说话,回到那种无序的状态。他说那因为学了这个沟通的方法,他有一次,他看到孩子们的这个考试成绩,他其实心里边很伤感。就是那些脆弱的感觉,很伤感。于是他拿到那个试卷之后,他回到教室之后,他跟孩子们说,老师看到这儿样的成绩,其实心里蛮难过的。他这一下,那个教室里所有的孩子,都安静下来了,对。就是那一刻,真实,真实,活生生。
樊登:我就想起来那个电影,《中国合伙人》里边,黄晓明演的那个英语老师在北大上课。然后底下的学生都在聊天,说话,睡觉一大堆。后来黄晓明突然之间爆发,说你们可不可以不要上课睡觉!你们如果不愿意听你可以走。
真的有学生走了,那一刻他突然回归真实。他开始在讲自己学习的心态,其实我过去是个失败者,学生马上就被吸引过来,其实孩子也好,学生也好,他渴望跟真实的人交流。他不希望跟一个面孔交流。
所以好多家长跟孩子玩三十六计,这是特别要不得的事。因为我见过很多家长,喜欢跟孩子玩激将法。
安心:说反话,激将法。
樊登:就故意地激将,就是说你难听的话,希望能够激发你什么东西,这个其实是非常糟糕的手法。
安心:因为很多贬损性的东西,会在这里头。
樊登:对,他根本不知道说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孩子的行为,可能发生了一些改变,你看他憋着一股劲好好学习了,但是他内心已经完全失去动力了。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打脸,是为了让父母打脸。说你说我不行,我现在给你打脸了,我考了前几名了。他根本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太好了,这个就是您这个一致性的表达,和王小骞老师讲的还不完全一样。她说的一致性表达的时候,比如说你这个出门要多穿点衣服,你想表达的是你应该多穿点衣服,暖和点。但是很多父母,就说的是怎么不冻死你。就是你明明是爱心。但是说出来的也是难听的话。
安心:对,做真实的人。
樊登:就是你要说就说出来,爱也要说出来,你不高兴你要说出来。但是不是贴标签的方式。其实是把非暴力沟通和养育很好的结合,非暴力沟通就是探求需求,这两个课可以很好的结合的。
安心:对,因为非暴力沟通也是很人本主义的东西。
樊登:您这边还提了个问题,说养育的初心到底是爱还是恐惧。
安心:就你刚才举的,你举的也有一些例子,也是父母就是让孩子恐惧。然后你的行为符合我的要求了,那我就觉得我成功了。但实际上,这种是一种外部的一种驱力,他其实没法细水长流,没法长远。
樊登:我要提醒很多父母的,就是你怎么识别,自己是恐惧出发点做事,所有的愤怒都来自于恐惧,所有的愤怒。就是人对于自己毫不害怕的事,根本不会恐惧。但是如果你只要觉得这事搞不定,这个人怎么这么烦。你要能搞定他,你肯定不生气。
安心:焦虑、担忧、害怕。
樊登:恐惧就来了,恐惧一来,愤怒就来了。所以当那个妈妈说,干吗不冻死你的时候是恐惧,她是觉得你要生了病,我多大麻烦。你要生了病我多难过,我心里边受不了。
那如果是爱的角度,我是因为爱你,我体会到的更多的是爱。那说话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样,愤怒的情绪没有了。
安心:对,你讲的这个点太对了,我常常跟父母们讲,我说其实养育孩子很简单,你就看你说这番话,做这个事,你是出于爱,那错不了。但是如果你说这番话,做这些事,你底下满满的都是恐惧,那就难保了。
樊登:但是很多父母,他会说还不都是为了你好,当他说还不都是为了你好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好像是因为爱,嗯,其实那个不是。
但是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我们今天讲的说只要你愤怒,一定是恐惧。就是你说孩子加号减号搞不清楚,这事你都发那么大脾气,为啥?你明知道发脾气无助于他学得好,但你要发脾气,其实核心不就是担心说,这样下去怎么办?万一是个傻子怎么办?
安心:对,底下还是担心。
樊登:万一将来考试,什么都考不上怎么办?他全是担心。所以我有时候到极致,我就会问这些家长,我说你孩子真的成绩非常非常差,全中国倒数第一,你就不管他了?你就让他流落街头了,他跟你没关系了?
只要他身体好,你都觉得挺好的。就是孩子一生病你就感受到了,你要是孩子一生病,发烧一住院,父母就不考虑成绩的事了。就觉得说只要身体能好,让我干啥都行。那种感觉就来了。因为有了一个让你更怕的东西。
安心:对。所以还是恐惧驱动。
樊登:但是人不能被恐惧这样去驱动。你如果换一个角度,你会发现孩子成绩不好,你照样可以爱他。
安心:我们太骨子里头太有一些就是生存忧患了,我常说我们其实都不是在生活,我们是在生存,求生存。
但是我经常,跟我来上课的父母们去分享。我说,我们这一代人,或许还挣扎在生存的一些边缘。但是我们的孩子,值得去好好的生活。他们值得去,他们的个性,他们的特长,他们的特质,值得被尊重,然后去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樊登:安心老师讲的这个,对大量的家庭真的太重要了。所以我们APP现在有一个功能。就是你可以把我们的书,转发给那些非会员,每个月你有十五本送书的机会送给非会员。就是核心是你觉得哪个家庭的妈妈,爸爸,需要听这个课程,你就转给他。
安心:有些时候是举手之劳。
樊登:对,这是我们做这个事的发心。就是希望更多的中国家庭,能够活得轻松一点,幸福一点,不要那么焦虑。那么痛苦,你明明都不在生存的层面,但是你非得用生存的心态来解决问题。
安心:所以咱们这个发心也是出于爱。
樊登:好,最后一章叫《自我调整》,为什么把这个作为最后一章?
安心:这个跟我在跟父母们去打交道的多年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说,我们去教给父母们,说一些养育的心态,一些沟通的技巧。那父母们觉得很好用,特别是刚刚初学的那几个月,太好用了。很多人跟我讲安心老师太神奇了。我这么说我的孩子就这样(表现),我这么做我的孩子这样(表现)。
但是慢慢慢慢地,有一些人又会回去。我就去观察他们,发现是什么呢?其实是认知层面的东西太牢固了。我们往往就比如说,我有一个愤怒,我有一个情绪,其实我们要去看到他的整个这个发生的过程是一个行为发生,对不对,一个行为发生。然后我针对这个行为,我就有我的解读,这些解读,其实是跟我的信念系统有关。
然后这个解读就,如果我解读为这个好,符合我,好,我的感受就很好。如果我的解读,解读为这个事情不好,它不符合我里边的认知,好,我的感受就不好了。所以那我们怎么样,从根源去解决呢?
就是我要从我的感受倒回去,我要去看到这儿里头,我的整个认知系统是怎么样,我的信念体系是什么?然后我们去认识这个信念的体系,它其实就是在做一个自我调整。有些时候信念的东西一改过来了,所有的东西,它就像那个多米诺骨牌。
樊登:全改了。
安心:全改了。所以很重要。
樊登:但是信念最难改。就是我们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英文有一个词叫force of habit,就是习惯的力量,惯性的力量。那怎么才能够,把这个核心的信念给改掉呢?
安心:它确实不容易。所以我们说这个随身心灵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地在自己的习性上下功夫,所以他没法一朝一夕。那在我的这个书里头,我其实给到了父母们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叫作转念。
樊登:一转念。
安心:一念之转。对,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所以他有些时候就是一个念头。那我就要去针对这个念头去做功夫。下功夫,去做功课。
比如说就用我这里头的就是一个转念的工具,那我觉得说我的孩子,应该去上这个补习班。我就开始,对自己这个信念去下功夫,这是真的吗?当你这么问的时候,那个空间就开始出来了。我能百分之百确定,这对我的孩子是最好的吗?
通常一个人足够坦诚的话,那个答案一定是其实我不知道。我硬要我的孩子去吹个长笛,那可能我的孩子喜欢的就是其它的乐器,对不对。然后如果,我要是执着于说,我的孩子必须得这样。我们自己就非常紧张。
樊登:弹钢琴、拉小提琴。
安心:紧张了,对。
樊登:音乐这么美好的事,天天打人,变成了家里边暴力的来源。
安心:对。所以就是有这样的。就书里头提供的这样的一些工具之后。父母们就会像从一个套娃那里头,把自己解套出来。然后发现,哇,当我这个念头放下,整个天地都宽了。
樊登:其实是觉知,对,这一念觉知。比尔·波特写了一本书叫《一念桃花源》,书名叫《一念桃花源》。那个书的序是我写的,我觉得这书名起得就很有意思。生活中娑婆世界觉得很糟糕,很多麻烦事。念头一转,对,其实都是桃花源。
安心:对,我们说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樊登:史蒂芬·柯维讲过一个概念,他说有时候看待事物的角度就是可以一瞬间变化的。他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有一次在地铁上,看到一个爸爸带着三个小孩。那三个小孩就特别闹腾,打扰到别人的空间,尖叫,跑,弄。然后那个爸爸面无表情根本不管,就坐在那儿这样待着。所以全车厢的人都觉得好没有教养,这家人。
后来史蒂芬·柯维就走过去,就跟那个爸爸讲说,你要管一下你的孩子,你不要这样。那个爸爸愣了一下,说对不起,对不起,说孩子们刚刚失去他的妈妈,我们可能也没有习惯,抱歉。你看,就是这一瞬间,所有的人突然之间转念,觉得我们怎么这么自私。
安心:一念之间。
樊登:就是一念,其实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多的烦恼,大量的痛苦就是来自于我们已经预设了,这个人是不负责任的,这个孩子是不负责任,这个孩子不懂事。但其实如果,你能够稍微转一下念头。
安心:天地宽。
樊登:那这有什么训练的办法吗?就是训练这种转念的力量。
安心:有的。就是像我在书里头提到的,早期的时候,你一定是要通过书写的方式。就比如说我这个地方,我对孩子非常不接纳,孩子的这个行为让我非常痛苦。我一定要去找到说,真正让我痛苦的是什么?
比如说我这里头举到一个例子,一个妈妈她很痛苦的就是有了孩子我就不自由。她有这样的一个东西。所以她看到孩子,自然而然就很烦了。
樊登:很多妈妈都有这想法。
安心:有了孩子我就不自由了。
樊登:都是你耗费了我的时间。
安心:对,那我就要去看了,真的是这样吗?所以她就写下来,有了孩子我就不自由。她就一步一步去走,她突然写着写着,这个过程就是自己成为自己老师,自己的工作的过程。然后因为这个工具,有一个叫作反转,有了孩子让我不自由。反转过来就是我让我自己不自由。她就突然发现说,还确实真的是这样,不要怪我的孩子,很多事情其实是我让我自己陷入在角色里也好,我自己安排了很多事情也好,其实不光孩子,是我让我自己不自由。转到这儿里她就开始能放下了,那再进一步是什么呢?她又写,我让我的孩子不自由,她就更有感觉了。她说我确实生活当中,对我孩子很多限制。那么通过这么去书写,里头有步骤的,跟着这个步骤写,那个妈妈后面她就突然觉得好放松。
樊登:这就是心理学应该有的样子,心理学就是应该用这样的工具、步骤来帮助大家解脱,开心。
安心:就非常落地。
樊登:人的心是一个弹性空间最大的地方。
安心:对,心的功能就是扩展。
樊登:我们平时说心眼小,心眼小到连针尖都这个穿不过去,这是心眼小的人小到这儿个样子。说心胸宽广,宽广到宇宙都能够,宇宙苍生都能够放在心里边。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你的这个心量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可以学习的。能够做自我的老师,能够做自我的观察者。
安心:心量越来越大。
樊登:你的心量就会开放。我觉得今天咱们讲的这本书,核心的内容都在这儿,基本上。如果这里边的任何一句,就比如说不要贴标签,比如说你能够划定好界限,比如说你能够用尊重,用爱来替代我们过去的控制和恐惧,可能全家都会变得不一样。
安心:肯定。
樊登:所以对于很多所谓有悟性,自我觉知力强的家长来讲,听我们讲这段书其实就够了。有的人甚至可以完全改变自己今后的育儿方式。
安心:是有这样的事情。
樊登:但是还有很多家长会觉得说,我想再学得多一点,我想再学得细一点。所以我们就邀请了安心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父母效能训练的训练营。这是在我们樊登读书的APP上有这个,您是可以带着他们把这个课程系统地走下来的。
安心:对,咱们这个课一个是非常系统,另外一个它其实是一个视频课和音频课。然后这个课里头,还有社群,还带大家一起聊天。还有很多真实的案例在里头。
樊登:多少课时?
安心:25节课。
樊登:一共25节课,那个体量就很大了,每节课一个小时还是半个小时?
安心:没有,每节课也就15分钟。
樊登:就是短一点,对,15分钟。但是给你很多练习的空间。
安心:很多练习,对。
樊登:25节课。对,太好了,我很期待。当然我们不是说所有的家长都要去学这个东西,真的没有必要,家长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干。就是如果您觉得听完我们讲这个书,听了我们讲其它很多育儿的书,已经解决了,已经好很多了,没关系。但如果你想在这方面成为一个专家,您希望自己能够深造,甚至您可以跟安心老师一起来帮助其他的人,这个甚至能成为一个职业的机会。那这时候你可以考虑去了解一下这个亲子训练营,P.E.T.的亲子训练营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心:我们把它叫作《教孩子学会社交和情绪管理》,这是我们的课程的名字。
樊登:这个课程的名字叫作《教孩子学会社交和情绪管理》,太好了。最后如果让您用一句话送给我们的家长们。因为我知道很多教育方式,都有最核心的那一句话。假如您用一句话来总结您的这本书的话,你会选择哪句话?
安心:如果说只是一句话的话,我会觉得身为父母,活出自己,然后成为真实的人,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祝福。
樊登:太棒了。所以我没选错这本书,我就是看了这本书的书名,我就觉得我们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我整天劝大量的父母,说过好你自己的日子。
你看我周日卖书的时候,就好多人说有没有高二学生看的书?有没有初三学生看的书?我说高二和初三的学生什么书都能看了,那个基本上不用推荐了。你要问问有没有你能看的书,你得自己看书才行。所以我们希望所有听过我们讲这堂课的家长们,都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己过得精彩。
安心:这是最重要的。
樊登:自己过得精彩,孩子才能够轻松愉快,有自我觉知力的成长。
安心:而且他有一个榜样,他知道生命绽放成这样是可能的。
樊登: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听你的话,其实核心就是他不想成为你的样子。所以你的生活如果让孩子觉得挺好的,他就更愿意相信你说的话的说服力。谢谢安心老师!
安心:也谢谢樊登老师,谢谢大家!
樊登:谢谢大家,谢谢,我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