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五公祠”-苏轼、海瑞真迹碑拓
洗心轩,坐落在海口市著名的“五公祠”内,建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是一间亭榭式的古建筑,四周辟廊。正门走廊园柱悬挂朱为潮主持修建洗心轩时撰写的楹联意义深远,耐人寻味:“一水可曾将耳洗,纤尘绝无上心来”。这付楹联的来源包含着一个传说。据传朱为潮修建琼园时,应如何规划,同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他对此拿下定主意,有一天他亲率同僚到实地勘察地形。众官又为此争论不休,加上正是酷热的响午时分,使得他烦燥不已,这时他走到浮粟泉边,叫随从取水止渴,并用泉水洗脸清热,突然间他感到大脑豁然一亮,琼园的规划在大脑中已清晰成形。他便决定在琼园建一中心建筑,并为之命名为“洗心轩”,以此告诉后人,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到此游一游,喝上一口清心爽口的浮粟泉水,心中所有的烦恼与杂念将远离而去。洗心轩解放后有重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民国期间的建筑风格。
1、 下图、洗心轩
2、下图、楹柱篆书上联:一水可曾將耳洗
3、下图、篆书下联:纖塵絕無上心來 陳初生補書
4、下图、这是洗心轩内展出的海南籍明代著名清官海瑞书写的四首唐诗拓片。
左起一: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此诗作者为晚唐诗人温庭筠《早秋山居》)
左起二:谷口山多处,君归不可寻。家贫青史在,身老白云深。扫雪开松径,疏泉过竹林。馀生负丘壑,相送亦何心。(此诗作者为唐代诗人皇甫曾《送孔征士》
左起三: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此诗作者为唐代诗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左起四:野人闲种树,树老野人前。居止白云内,渔樵沧海边。呼儿采山药,放犊饮溪泉。自著养生论,无烦忧暮年。(此诗作者为唐代诗人马戴《过野叟居》)
5、下图左:苏文忠公像(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苏东坡)
下图中:明乡贤唐西洲先生遗像(唐西洲,即唐胄,明代海南攀丹村人,官至少司农,著有《正德琼台志》,是海南第一部完整的地方史志。在当代史学研究中仍然占据重要的位置。)
下图右:拍摄不清楚,遗憾!
6、下图、这是苏轼手书的《楚颂帖》(局部),文字照录如下:栽至易得當買一小園種柑橘三百本屈原作橘頌吾園若成當作一亭名之曰楚頌 元豐七年十月二日東坡居士軾書
7、下图、石刻:“东坡笠屐图”
8、下图、轩内供奉的五位古代海南名臣,自左至右:
宋忠简公胡铨 宋忠简公赵鼎 唐卫国公李德裕 宋忠定公李纲 宋忠简公李光
9、下图、龍王廟碑 全文请看附件一
10、下图、龙王庙
11、 下图、龙王庙内供奉的铜佛坐像
12、下图、铜佛简介
13、 下图、龙王庙前庭院景色,一些不知年代的石雕散放期间。
14、下图、此碑拓片请看本文第6图。
15、下图、这通石碑镌刻的是苏东坡手迹《赤壁赋》全文。
16、下图、此碑镌刻的是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书丹者不详。
17、下图、这是海瑞书写的繁体字“壽”字碑,其特点是倒着看也是“壽”字。
18、下图、这通碑雕刻的是苏轼手书的《行香子·述怀》词。全文请看附件二
19、下图、苏轼书《临江仙》词碑。全文请看附件三
20、下图、石雕“苏文忠公像”
21、下图、此碑字迹模糊,碑文未录。
22、下图、重刻蘇文忠公泂酌亭詩並敘,全文请看附件四
23、下图、全文请看附件五
附件一
篆额:龍王廟碑
重建龍王廟蘇泉書院碑記
瓊郡出東門二裏許有泉焉名曰浮粟宋蘇文忠公所鑿也泉之上有/
龍王廟廟之左有蘇泉書院並祀二蘇公迄今迭脩迭廢不可勝紀而 龍王廟建於乾隆壬申※今四十餘年漸就傾圮無以安神/
靈而肅觀瞻壬子七月余/
命蒞守斯土甫下車即以作養人才為己任而書院義學率皆荒蕪不治先是郡城西南隅有珠崖義學一所地嘗湫溢今已頹廢惟東/
坡書院舊跡山峙其後水繞其旁曠遠閒敞實為藏脩息逰之地不可不急為脩復爰捐廉以創厥始而同宦紳士亦欣然相資助/
焉扵是鳩工庀材擇日興築以紳士吳瑾經理其事先建 龍王廟由正殿而前楹而大門次及書院其後為二蘇祠祠之前為兩/
斎周繚以垣次第具舉而廟之右舊有觀稼泂酌二亭並新葺之經始於癸丑仲春閱五月而落成計費白金二千有奇用不充※/
珠崖廢學變易以補不足一轉移間向之鞠為茂草者今則斎舍儼然矣向之積為瓦礫者今則廟貌肅然矣每當春夏之交公事/
之餘同二三僚友登覽憑眺平疇遠浦麥浪※封油然懷新既足以知斯民之稼穡而山城擁翠溪流環繞風帆沙鳥出沒扵煙雲/
渺靄之間尤宦遊者之勝槩也越明年延紳士掌書事録生童之雋者肄業其中脩脯膏火捐廉以給而有舉莫廢後之守斯土者/
者踵而脩之俾廟宇常新而士子得所成就※則余之厚望也夫/
特授朝議大夫廣東瓊州府知府加五級記録五※北平葉汝蘭書並撰/
乾隆五十八年歲次癸丑六月朔六日重建 紳士分發甘肅※經歷吳瑾勒石
(注:文中的/ 表示换行,※ 表示此字不可辨识。)
附件二
苏轼的《行香子·述怀》词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休苦勞神。似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取天眞;幾時歸去,作箇閑人;背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附件三
苏轼《临江仙》词
九十日春都過了,貪忙何處追遊。三分春色一分愁,雨飜榆莢陣,風轉柳花毬。
閬苑先生須自責,蟠桃動是千秋。不知人世苦厭求,東皇不拘束,肯為使君留。 東坡居士書
附件四
碑额:重刻蘇文忠公泂酌亭詩並敘
蘇文忠公泂酌亭詩並敘
瓊山郡東眾泉※發然皆冽而不食丁丑歲六月予
南遷過瓊得雙泉之甘於城之東北隅以告其人自
是汲者常滿泉相去咫尺而味異庚辰歲六月十七
日遷於合浦復過之太守承議郎陸公求泉上之亭
名與詩名之曰泂酌其詩曰
酌彼兩泉挹彼注茲一缾之中有澠有淄以瀹以烹眾
喊莫齊自江徂海浩然無私豈弟君子江海是儀既味
我泉亦嚌我詩。 宣统纪元夏五月
泂酌亭宋建於雙泉上歲久傾圮明萬曆間郡守謝繼科別建食源亭於泉上移泂酌亭於
城內東坡井並刻蘇公詩序未久俱廢後郡守翁汝遇建粟泉亭於雙泉故址清初翁學使
方綱改建泂酌亭道光年間巡道周鳴鑾同治八年郡守戴肇辰俱有增修無有補刻蘇公
詩並序者今重摹刻藉存名賢古蹟
瓊山後学王國憲敬书
附件五
篆額:漢邳離侯路伏波將軍傳
路博德西河平周人初為右北平太守元狩四年以功
封邳離侯遷衛尉元鼎五年南越叛乃以博德為伏波
將軍同楊僕往討之師分五路博德次於桂陽下湟水
與僕會番禺粵素聞伏波名皆降於博德呂嘉建德與
其屬數百人亡入海伏波因問所得降者知呂嘉所之
遣人追之六年十月得呂嘉首遂定越地以為南海蒼
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論功仍舊侯
惟益封六百戶今連州湟水上有伏波將軍廟蓋報功
也南越自三代不曾有秦雖遠通置吏旋復為夷邳離
始開九郡宋宣和中詔封忠烈王祀名宦
全文完
原题 (原创)苏轼、海瑞真迹碑拓 2014-03-07 12:09 发表
2018.12.31 阅读(1038)| 评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