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拾遗

往事(77)

2022-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丘墨豸

□丘墨豸

我卖书的这段往事是在1983年,那时候城乡集市里做小买卖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但是像我这样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卖书人几乎没有,实在算是个新鲜事。

有生意头脑的人,千挑万选也不会做这个买卖,因为他们知道老百姓的需求,肯在什么地方花钱。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干这个,究竟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什么。

因此,很多人听说我在卖书,都觉得新鲜。有些人也喜欢读书,毕竟那个时候可以作为娱乐的东西不多,不像现在自媒体这样丰富,就连电视也只是少数人家才有。

喜欢归喜欢,借着看可以,肯掏钱买书的人绝对不是很多。因此可以想象,这个买卖不会有多好。

另外书店本来就有个农村部了,负责乡镇供销社和政府机关等部门的图书订阅,给我们留下的空间少之又少。书店主要是就让我们挖掘散在各个角落里的零星读者,可以想象该有多难。

之所以支撑我坚持做下去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喜欢看书。这个喜欢有时候也坏事,遇到好书,我忍不住总想自己留出来一本。三个月下来,我的箱子里就有十几本了,几乎要耗去一个月的卖书收入。四大名著都是这期间留出来的。此外,还有魏巍的《东方》,古华的《芙蓉镇》,路遥的《人生》等。

其实,书虽然多了,却安不下心来看。期间我留下的这些书基本没细心读过,一是没有充裕的时间,二是静不下心。每天卖书回来就是记账归拢书。那些书只是放在箱子里,有时候打开看着它们整齐地躺在那里,我的心里就有一种富足感。

除了一些文学方面的书之外,还有几本画画书,主要是素描方面的。本来这几本素描的书是给别人准备的货,可是人家没要,害得我白跑了一趟。因为我也喜欢画画,就没舍得退回书店,便收进了自己的箱子里。

画画方面的书在农村就更没有市场了。我之所以进了这几本书,是因为我遇见了在乡里绘图时认识的张老师,他说他的侄儿特喜欢画画,买不到这方面的书,让我遇到好的给带过来几本。

可是我特意在书店门市里挑选出一些,大老远送到他侄儿的家里时,他的侄儿翻了半天,说不喜欢不说,还说其中一本人体素描是黄书。搞得我很郁闷,一气之下,我收起了书,二话没说就走了。

后来,那小子接班去了粮库工作,牛逼的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还真看到了他的画,只是那画实在无法像宫方春的画一样感动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