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母亲,回归自己
走向母亲,当姹紫嫣红读书会共读《魔力》三刷直播分享魔力关系,延伸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心里满是沉重:走向母亲!我要如何走向母亲?我要如何走向母亲?
在天堂里的母亲,我要如何走向您?……
也因此我找到梁晓声的《母亲》,听完前三章就找到了走向母亲的方向:从接纳母亲开始!
母亲的出生年代和她所处那个时代的大背景给母亲的影响伴随着母亲的一生。
经历两个时代的变迁,前半生在平庸的社会最底层喘息着的母亲承载着她的父母亲的期待、承担着她作为家中老大对她父母和兄弟姊妹的责任,被拴在盆困的生活中。
后半生,母亲最初因为没能生一个传宗接代的儿子承受着世俗的眼光,和父亲以及父亲的家族分担着她没有成为母亲之前相对不那么艰辛的生活。
四个儿女是生命给予她的馈赠,是和父亲栓在一起绳索。母亲坚忍捧抱住这一切,直到儿女都成人。
母亲有生之年最好的日子是她的四个儿女成家以后。看着儿女们的儿女出生并健康的成长中,母亲仍旧没有忘记她曾经走过的那些岁月……
母亲出生在40年代,那时候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她的生存环境,从吃、穿、住、行条件来说都非常艰苦。
首先说吃。吃,在任何年代都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民以食为天”嘛。
四十年代的农村,农民的生活异常艰苦,一日三餐别说是吃好,就连吃饱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我母亲说那时候天天干活,到秋天也没有好收成,家里的生活紧巴地没法说。顿顿有粗粮吃也是件奢侈事,更不要说大米、白面、鸡蛋、猪肉了,一年都难得见。
母亲作为家中老大姐,自然承担了很多家庭的重担。干农活是不必说的,带着弟妹要饭的经历对母亲来说是她一生的痛。
所以回想后来母亲给我们讲她要饭被狗追、被人嫌的时候,就特别心疼她。而母亲的这段经历影响了她一生。
因为自己淋过雨,母亲对上我家要饭的所有人都会打付(给的意思),从单纯要吃的到要粮食,再从要粮食到要钱。
我有记忆见证了“要饭”从求生存,到谋生手段的过渡,就是母亲那一代人从维系生存到更好的生存的一个过程,也可以说是四十年代农民生活从苦到甜的一个过程。
也是一个时的变迁过程,社会环境越来越好,人们更加追求吃好、吃精;只要愿意,顿顿能吃细粮、天天能见荤腥。
母亲对于吃食就有着独特的执着精神,再简单的食材她也能变着花样做成美味。这和她一起经历分不开,也是母亲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再说穿。
母亲那时候穿衣只是避体和御寒,根本没有条件讲究其他。
40年代初,在农村,无论春夏秋冬,蓝、黑、灰粗布料子衣服,还补丁摞补丁。
母亲说过她和弟妹们没衣服穿,冬天不出门就在家裹着破棉被。谁要是在夏天能够穿上一件“的确良”的衬衫,那就是村里的头号人物了。
母亲描述那些衣不蔽体的情形我们只在后来的影视剧里见过,认为那简直是太苦了。
作为亲身体经历过的母亲来说,哪是一个苦字能言说的啊?
到后来母亲对衣服的珍爱也源于此。我们把好好的衣服扔掉或者送人的时候,她总是会说起没有衣服可穿的时候要是有一件这样的衣服穿就好了。
虽说后来母亲对穿衣也有了要求,追求避体保暖地同时也关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还是对过往的经历耿耿于怀。
直到她去世的前一两年,反反复复说的都是那些陈年旧事,经常不眠不休的说,说过了就哭,哭过了就笑,精神在崩溃状态,要好几天才能回复正常。
再来说说住。我记忆里母亲的家是一出低矮的草房,只有三间:一间是厨房,架两口大锅,做饭的同时为另外两间房子里的炕取暖或是夏天去潮湿。
有一间是大舅一家三口住,还有一间是姥爷带着小姨和两个舅舅住。
母亲和二姨没出嫁前是一家七口住一间。想象一下那个狭小的空间里生活着的两代人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所以母亲活着的时候从不对住所挑剔,我们家是老房子的时侯,母亲也很爱打理收拾。
母亲从茅草房住到土胚房,又住到了砖瓦房,还从小砖瓦房住宿住到了大砖瓦➕水泥房。
也经历了一个时代农村住房的变迁过程。从不安全更无美观可言,每到雨季就会出现“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小茅草、土胚房,到钢筋混凝土,既结实安全又实用美观的大房子。
对母亲来说就是天上人间。
最后来说说行。母亲说她那时候出行全靠双脚,有板车也不是交通工具,是农具。
父亲也说过他挑着一担地瓜干去西山(现在的五连县城),从早上两点钟出发,到那里日上三竿临近中午,走七八个小时。
然后下午两三点钟返回到夜里十二点左右,两头不见太阳,全靠脚力。
应该说是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投资不足,交通条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于广大农村来说,尤其如此。
落后的道路交通条件不仅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出行都很困难;我母亲住的村子到我父亲家有15公里多,全部靠走着去走着回。
当时那些生活在边远山区和深山、丘壑地带的农民,有的甚至一辈子都没能走出所在的县、乡,出行太难了。
母亲第一次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即便是有自行车,母亲骑行回一趟娘家也需要两个多小时,和走路的时间也没缩短多少,因为道路状况不好。
可对母亲来说那也是值得高兴的一件大事,就是刮风下雨推着自行车回娘家,也是一件愉快的事。
因为母亲说她有自行车的时候,他村里还有很多很多人没有,她是那极少数人中的一个。
这样说来,母亲也见证了农村道路交通工具从“安步当车”到自行车、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到公共汽车、火车、动车、飞机、轮渡,再到私家轿车遍地都是的一个过程。
同时也见证了道路状况从泥泞到混凝土、柏油路以及水路、空路的发展完善过程。
母亲的衣、食、住、行的最初经历,就是她的那个时代的几乎所有人的经历的缩影,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水平。
大环境决定了母亲原生的家庭条件,母亲没得选择,也就是说大环境给母亲的影响其实是影响了她的一生。
从母亲的原生家庭走向母亲,我接纳了她对我的所有影响,放下了曾经对母亲所有的怨怼。
我觉得自己在走向母亲的过程中又多了对母亲更深的一个层次:接纳程度有提升。
有了这样的认识,对于母亲在自己成长过程当中的所有做法和态度,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原因
和母亲的关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验,以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说,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走向她。
当我真正走向她,她已经不和我在同一个世界了。我希望我的反思能够让另一个世界的母亲接收到:她那个不省事的老二开始有成长了。
我也希望我的反思会给到母亲健在的人一些启发,尤其是和母亲的关系有心理上的问题的。不妨试着思考母亲的原生家庭和我们成长过程中母亲的角色的重要。
用心一点一点梳理出来,我们就会对母亲有更多甚至是完全的理解,接纳就顺理成章了。
就我个人而言当初希望的是母亲以我想要的方式接纳我,而现在我接纳了母亲接纳我的方式:母亲用她的方式爱着我。而且母亲用她的方式爱着她的每一个孩子。
那作为母亲的我,要如何接纳我的孩子呢?首要的一点是我要把自己从原生家庭里得到的那些相对不爽的体验,不要再让女儿继续体验,或者尽可能少的让女儿体验到。
母亲的存在对我们而言不可能会因为她的离世而消失,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不可替代……
思考:
母亲接纳我们的方式是我们希望的吗?
是,那我们就感恩!
如果不是我们除了感恩还该如何?……
直播分享等于是我又向母亲靠近了:从想,到写,又到说,我把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做到了接纳,完成了自我疗愈。
这是一个对我来说最好的结果。
所以直播结束我就决定把这次分享作为最后一次记忆封存了,除非有一天我可以不再被引发情绪,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也并非是我过不去,而是不愿过度去分享了,见好就收了。
联想到一个故事:有一只小猴子在森林里玩耍,不小心被划破了肚皮,鲜血直流。
小猴子看到梅花鹿,就把自己划破肚皮的事说了一遍,并掀开肚皮来让梅花鹿看。
梅花鹿看到小猴子肚皮上已经凝固了血迹的伤口,被小猴子扒开后,又开始流血,梅花鹿难过的安慰了一番走开了。
小猴子又遇到了大象,也把自己受伤的事说了一遍,并再次扒开了肚皮给大象看。大象看到了和梅花鹿一样的景象,安慰了小猴子一番,也难过的走开了。
小猴子对遇到的每一个认识的伙伴都描述一遍自己的经历,重复做那个扒开肚皮的动作。每个伙伴也都表示同情后走开。
最后的结果是小猴子因流血过多死去了。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一件能引发自己伤感情绪的事,不必要重复重复地去向别人分享。
适宜的分享有助自愈,过度的分享却极有可能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