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碎片击毁俄罗斯卫星
太空专家不无担忧碎片的危害,六个星期之前,一颗小型的俄罗斯卫星遭遇了摧毁性的撞击,事件引起人们对太空活动安全的担忧,日益增长的太空垃圾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对人类在近地轨道的太空行动造成了严重干扰。搭载俄罗斯球面透镜仪器的小型卫星被称为BLITS,今年的1月22日,它撞击了卫星碎片、或太空的垃圾物体,太空专家分析指出,撞击俄罗斯卫星的碎片来自中国的太空垃圾,2007年,中国在进行反卫星试验时留下了爆炸碎片。多家外国媒体报道了这一消息,太空飞行器受到太空垃圾威胁的问题不容小视。
致力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组织——安全世界基金会的技术顾问布莱恩·维顿对媒体表示,现在不是“叫醒服务”的问题,已经发生太多的“空难事故”,许多卫星在近地轨道(LEO)的飞行时不得不在定期航行上采取一些机动措施,尽可能避免太空垃圾的袭击。俄罗斯小型卫星遭受撞击,这仅是一个新增添的事例。无威胁论的“大天空理论”站不住脚,更多的数据说明,太空垃圾已经构成卫星探测活动中最紧迫的威胁,如何消除卫星在近地轨道面临的威胁?这是卫星运营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维顿提到了科学家联盟组织的一位科学家戴维·莱特在2009年写的一片文章,莱特在文章中记录了三次卫星遭受重创的事件,第一次发生在1996年,第二次发生在2007年,第三次发生在2009年,在第三次事件中,美国一颗通讯卫星遭遇到了一个废弃的俄罗斯军用卫星的撞击,太空垃圾的威胁性可见一斑。莱特在文章中分析了太空垃圾的危害,在太空飞行的卫星数量庞大,总数量有900多颗,体量不同的太空垃圾物数量惊人,莱特估计,今后10年,平均每2到3年会发生一起近地轨道卫星遭受撞击的事件,这些撞击卫星的垃圾碎片的长度通常大于1厘米(0、4英寸),人们之前估计,每年发生5到6次卫星撞击事故,1996年,2007年,2009年,实际发生的太空垃圾撞击卫星的事件与预测的数据基本一致。
中国的反卫星试验只是制造太空垃圾的事件之一,在有争议的反卫星试验中,中国摧毁了一颗废弃的气象卫星,莱特估计,这次试验产生了大约3000个垃圾碎片。对于日益增多的太空“垃圾云”,太空强国需要采取限制性的措施。按照NASA的估计,太空“垃圾云”大约包含50万个碎片,其中的碎片体积大于普通大理石的有22000个,碎片体积大于一个垒球;直径至少有1毫米的微粒型碎片则数量惊人,数以亿计的微粒碎片在近地太空“飞舞”,人们对它们的无所不在感到“防不胜防”。
NASA科学家认为,微小的碎片甚至能严重地损毁卫星,它们挤压在地球的近地轨道上,以大约每小时17500英里(每小时28160公里)的时速高速飞行,微小碎片具有的动能甚至让宇航员面临了生命危险,虽然宇航员裹得“严严实实”,也难以抵挡高速碎片的侵袭。NASA科学家估计,直径至少0、8英寸,或2厘米的太空物体足以危及到国际空间站的安全。俄罗斯的BLITS卫星重量为16、5磅,或7、5公斤,它在2009年的9月发射升空,这颗小型卫星作为二次有效载荷被送上了俄罗斯的火箭,它负责一项国际性的激光精确测距使命,总部位于马里兰州绿地的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一直在追踪俄罗斯卫星BLITS的轨迹。
只需采取较小的预防措施就可以控制太空垃圾的威胁。康·凯斯勒是NASA轨道垃圾办公室的前主管,他认为卫星运营者可以采取通常的措施,以保护飞船的安全。凯斯勒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太空垃圾的威胁问题,作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他有“太空垃圾之父”的称号,凯斯勒认为,目前采取的解困局、战危机的措施不够充分,有威胁性的垃圾数量在不断增长,而控制太空垃圾的方法没有太多的调整,较小的预防措施已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较大的、重要的预防措施。目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制定令人满意的长期计划,如何规划人类未来的太空活动?如何管理太空飞行器的运营?需要考虑如何清除近地轨道的垃圾,如何改变太空飞行器的轨道类型,如何在卫星的使用期限内进行有效管理。
(编译随感:“安全第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遵守的准则,安全警钟长鸣,安全警示常提,这是企业和公司管理活动的“第一要务”。主观、客观的原因造成了安全事故,既有人身的安全问题,也有设备、环境、食品的安全问题,现在,安全问题延伸到太空,“航天人”不仅要解决太空技术的问题,还要解决太空安全的问题。中国、美国和俄罗斯是“卫星大国”,有必要开展国际合作,以应对卫星碎片带来的共同威胁。日本、印度、韩国、北朝鲜、伊朗、巴西、欧洲国家拥有发射卫星的实力。有数以万计的大碎片和数以亿计的微小碎片,太空“垃圾云”不是一个国家制造的,我们无法判断俄罗斯的小型卫星被那个国家的卫星碎片击毁。美国的卫星数量达到了400多颗,美国既是卫星数量的“第一大国”,也是太空垃圾的“第一大户”。中国卫星碎片击毁俄罗斯小型卫星的说法证据不足,也许是中国的碎片击中了卫星,也许是美国的碎片击中了卫星,成千上万的太空碎片可能击毁所有国家的卫星。)
(编译:201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