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人成长

【培训人成长】企业内训市场化,培训收费,你会玩么?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291人  WANG愿长

大家好,我是愿长,在房地产行业做培训5年,我还是第一次对外公开分享,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的是“企业内训市场化的尝试”。上海我爱我家,是培训行业中率先开创企业内训市场化的公司,2015年“内训师打赏”活动正式开启了上海我爱我家内训市场化的进程,并首次提出“企业内训轻收费”的培训理念。

我的“内训市场化”分享,会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也就是“什么是内训市场化?”、“为什么内训要做市场化?”、“内训市场化,我们有了哪些尝试?”

那第一个问题,很简单,什么是内训市场化,其实就是把企业原有的课程做成收费的模式,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培训要做成收费模式?

1、业务人员参加培训,总是会有一种想法-浪费时间,还不如做两单呢。虽然在我们公司内部,培训的品牌效应还不错,这种声音不多,不过也不能保证每场培训每位学员都愿意来参加,针对这一问题很多时候,是采用晋升绩效制度与培训挂钩,保证员工参加的意愿度,但也无法避免是为了晋升绩效来培训的,动机不纯。如果实现培训市场化,员工是自愿购买,而且会全程参与培训报名流程,筛选自己喜欢的课程。那就可以保证员工是自愿学习,而且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完成了课程与学员的匹配,另外,增加了员工的学习成本,花了钱就要好好听,从增加学习动机来增强学习参与度。

这一点是市场化在学员方的好处,那对讲师呢?

2、企业中的讲师,最活跃的应该是两类人群,一是新讲师、二是年龄偏长的讲师,1是有新鲜感,2是第二职业激发了在企业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可往往业绩卓越的人不喜欢来授课,市场化之后,对于讲师,在课酬上是有增长的,但最重要的是更有挑战了,业绩卓越的人也更喜欢挑战,就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我要看看多少人会买我的课”,或者“买我课的人一定要比同职位的谁谁谁多!”等类似的挑战和竞争的心理,大大激发了讲师的授课意愿。而且讲师在课前的准备也会更加认真,员工都是花钱来的,不能什么干货都不讲,对不起学员啊;

讲师和学员都是我们培训管理者的客户,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客户是企业老板

3、对于公司来说,各种授课补贴省了,可以节约一定的成本。但更关键的是,可以通过培训,筛选出意愿度高的员工和能力突出的讲师,对于公司来说,高潜人才才是核心竞争力,老板也更为关注。

4、对于培训团队来说,设计、开发、实施、运维课程,目标更加明确,会时刻想着招生问题,进而更加关注业务,避免了培训与业务脱节问题。如果课程大卖,还能创造培训人员实实在在的成就感。而且,整体团队运营的模式,也为逐步走向企业大学而铺路。

以上就是做内训市场化的出发点和好处,具体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从内容、平台、运维3个方面介绍,重点会在运维上:

首先内容,课程在量和质两方面都要有一定积累,只有星星点点的2、3节课,很难玩转起来。而这些课程,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体系课程,多为基础技能技巧类课程,可以长期运营,培养员工购买习惯;另外一部分,是要有持续产出的精品课程,实效性强或明星讲师,作为高价课程担当。打造内容产品应该算是培训管理者的本职工作,不同的是用价格把产品做区分,比如我们线下的基础技巧课程收费10-20元,精品课程收费50-100元,线上的课程是5元/10元,训练营是几百元不等;而员工训和管理训价格也都有区分

在平台方面,主要是购买平台,我们用的是微店。主要是不收平台费,没有成本,基础的导表功能也都有,这里也不多说;

内容和平台都是基础,重点是运维推广这种培训的新模式:

第一,内容上架平台,并对每件商品进行分类设计;

第二,店铺开张,试运营购买平台并打广告,造影响力。如做“打赏讲师”的活动,在朋友圈掀起讲师“求打赏”的热浪。目的:让大部分员工都尝试新的渠道去购买,也测试了购买平台;

接下来,基础课程轻收费,课程报名完全采用购买形式,逐步形成购买习惯;后来发现,价格很难提升上去。

第三,用一个项目让内训市场化成为企业内训的常态-四维创新的“双十二培训周”

【创新1】渠道思维选导师:

a.讲师群携课程,自发报名;

b.老讲师(一般为中层管理)可用原有课程;

c.基层管理者有意愿和能力均可报名;

d.企业高管进行课程筛选;

在讲师&课程选拔环节,此活动已打通全部管理层。高管的筛选,展现了企业对活动的重视和对高潜管理者的提携;老讲师(中层管理)报名,测试并激发了中层活力;基层管理者亦可报名,给基层管理者露出的机会,并激发中层管理者促发基层管理者报名的形势,间接又带动了中层活力。培训项目的前期就从基层管理-中层管理-高管各级管理层全部打通。

【创新2】合伙人制激励讲师:这是内训市场化的魅力所在,很多企业内训,都在倡导老师要崇高并奉献,但对于销售人来说,情怀是要有的,但市场经济下的刺激,不是情怀,甚至是钱能够代替的。到底有没有买你的课,这是销售讲师们最乐此不疲的点!

课程销售额分成比例设置-讲师50%、课程顾问15%、项目运营费35%。

【创新3】敏捷开发出新课:若想收费,必须要有新颖的课程。为了给学员提供一个学习的盛宴,最难点的就是只用一周的时间,从无到有开发5堂全新的课程,而且负责整个项目的培训人员只有4个人,我是项目总负责人,无法精细到课程细节,也就是只有3个人可以做课程开发,如何达成?

a.一对一课程顾问制度:已选拔出来的每个课程只能有一个人负责,任务一定要分配到个人,负责从开发-售卖-组织实施全套培训流程,并有课程提成奖励。所以3个人中,有2个人是要负责两节课程的。

b.标准化开发流程:课程开发研讨会(半天)-课程顾问设计课程ppt-线上反馈给老师-老师自行备课-试讲-最终完善。

只有一周准备时间,我作为项目总负责人,课程开发会和试讲,我必须把控。我的一周时间如何安排,由每个课程顾问私下协调,约我的时间,死任务是必须在一周之内全部完成。

c.掌大局抓重点:作为总负责人,一定要清楚如此艰巨的开发任务能否完成的重点是什么?第一,人的主观能动性,讲师怕课程卖不好丢脸所以一定会尽力投入,课程顾问特别想学习课程开发的经验,而且也怕自己的课程比别人的low,讲师会不满意,所以也会倾尽全力;第二,精品课程内容,一个付费培训的项目如果课程不好,那就砸自己的招牌。但其实,只要讲师是多方选出来的,一定是企业的标杆和明星,只要他们上台讲,就成功一半了。其次,在课程开发的时候,只要保证每节课程有明星成功案例、一些经验总结和内容逻辑基本ok,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创新4】热点思维抢报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触都是慢的,既然培训收费是新事物,而且还提价了,那就要借“双十二”的力量。

a.提前一天公布抢购时间:因为已有选拔讲师时的管理层铺垫,很多基层管理者已经在团队内告知了这个大型学习活动,再加上讲师及课程的包装,提前一天就营造名额有限会抢购一空的氛围;

b.明星讲师排第一天:要想5天的抢售效果都好,第一天的课程抢购一定要抢空,所以讲师一定是公司的明星销冠,课程的名额设置也要考量好。

c.抢购倒计时:讲师优秀、名额少、抢购时间固定,但价格却不低,一节课100元,在抢购当天还是要不断造势,抢购开始前10分钟,公司各大群开启倒计时,营造双十二秒杀的氛围。

当下知识付费兴起,企业内训市场化已然是一种趋势,对培训人是一种机会,也是一种挑战。

愿长,愿与更多培训人 勤交流共成长,联系微信:vincent_wang0713。

本文特别鸣谢上海我爱我家学院院长-陈剑先生。

愿长(微信ID:vincent_wang0713)
独立培训人,知识付费创业者,成长顾问
坚持“以快乐的方式,给人以成长!”
倡导“基于人员成长的角度,打造落地+创新式培训,助力战略达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