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学生回答,促概念理解
课题《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片段一:
教师:把手放在桌面上往前推,你的感受?
学生:手受到摩擦力。
教师:你用到了科学词汇“摩擦”,能尝试解释一下吗?
学生:就是手与桌面接触时,桌面阻碍手向前运动。
教师:你说到了产生摩擦的特点:物体之间有直接接触。这种直接接触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它是
学生:阻力。
教师:请你尝试描述什么是摩擦力?
学生:
教师:如果一个物体越容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就越?
这个环节,就有一半的学生认为越小。
教师:举例课桌,我用10牛的力,刚好能拉动。讲桌,我用100牛的力刚好能拉动,它们与地面的摩擦力,谁大谁小?
有一半的学生认为是课桌。
反思:这个例子不严谨,课桌和讲桌的大小重力,与地面的接触面,材料不同,干扰因素太多。“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容易程度”属于总结性问题,放在学生实验完后提问,效果可能会好些。
教学片段二:
在学生感受和认识了摩擦力的概念的基础上,教师提问:滑动和滚动这两种运动方式,哪种方式塑料盒受到的摩擦力小?
你的实验方法?
大多数学生想到的方法是比较两种情况下,塑料盒的运动速度。即使在我提出方法(逐步增加垫圈直到塑料盒开始运动)并比较了几种方法的简易实用性后,有一半的学生还是坚持自己的方法,表示更理解用比较运动速度的方法。当时我不太理解。课后我一直在想这个原因,学生为什么会马上想到用比较速度的方法,同时也不太理解用“逐步增加垫圈直到塑料盒开始运动”的方法比较摩擦力呢?
回顾课堂的引入和学生的对话,我预计问题出现在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上。来看看设计实验前我是怎么引入的。
1.观察古人用滚木搬运重物的场景,认识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聚焦问题:古人为什么要选择在重物下面垫滚木呢?
2.我们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其中的原理。教师演示模拟,提出问题:垫圈很少时,塑料盒为什么不滑动?
学生回答:因为垫圈太少,产生的拉力太小。(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塑料盒在桌面上受到了摩擦力,阻碍了它从静止到运动。)
接着,引导学生用手感受摩擦力,发现摩擦力的特点(物体间有直接接触,阻碍运动),描述摩擦力,理解摩擦力。问题就出在这里,用手感受时,手在运动,学生理解的是摩擦力是在运动时发生的,所以会提出比较速度的方法。
再次阅读教参,四年级建议测量的方法是: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的垫圈数就代表此时纸盒受到的摩擦力。五年级建议测量的方法是: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摩擦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教参建议学生测量的是最大静摩擦力。
查找了一下不同摩擦力的测量方法,深奥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