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了那么多的公式定理,你依然出不了成绩?
给题目做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并且升华一个高度就是:
道理我都懂,但是我依然做不好我的事情。做事情做不到“应有”的高度,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些事件都反映出——道理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
有个作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回答:因为你懂的只是道理,而不是知识。既然没有获取到真正的知识,难道你还会实际应用?开玩笑。
道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容易得到的,上至百岁老人,下至三岁顽童,只要能配上合适的说理,都能懂得道理。这就是鸡汤文广泛地受到各个知识阶层,各个年龄段的读者的追捧。为什么?因为道理好懂啊,那些文章里通篇都是道理而没有一丁点的知识。读完以后,明白道理了,感觉都是茅塞顿开,天地豁然开朗,自我感觉极其良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些实际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些在脑中刻印着的道理都派不上用场。
举个例子:“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会考出良好的成绩。”想想就觉得好激动好陶醉,每天都在拼死拼活地努力。
好吧,如果这个道理适用的话,那我想考班一,那谁来告诉我一下这个成绩怎么实现?我需要做哪一方面的努力?刷什么类型的题目?重中之重的是,告诉我一下这本题集的名字,顺便麻烦您购买链接给一个……
这就是“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过不好”的现实版翻译。
回归到数学里,结果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公式定理,而且这些公式还有配了例题中的应用……那为什么到了测验的时候,依然是“潇洒地写个‘解’,然后就没有解了”?
因为我们平时在各种数学材料中,获取到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识,而是一个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也许涵盖了四大元素——代数,几何,数论和组合,甚至能看到一些解法很巧妙的辅助线,一些难以置信带有证据确凿的定理。
但是等你学到疯了,你也只是学到了数学星星点点。
学到的这些星星点点确实都是知识,但它们都是这浩瀚星海中的云烟,你既无法把它们连成线,就更无法把它们连成面。
有时候你可能正好遇到了一道曾经看过的题,于是你就刚好用了曾经看过的方法解出了那道题,你就突然间特别高兴,觉得数学好神奇,好简单,自己好厉害,以后就多看书本。
我也并不是想说,上面说到这些对数学学习并没有用,相信自己的态度在任何学科都是适用的,看书本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式,但是你要知道——
所有大型的非野鸡考试,所有的题都是重新出的。
这就意味着当你对着那道题想遍了脑海中的所有例题和习题都没有用的时候,你就会傻了,慌了,没有任何办法的,你只能多写几步过程,祈求改卷老师被集体培养了负责任的态度,认真的看你的过程分。
但现实总是很残酷的,我们老师一个人两节课改出100份卷子,你还想要老师看过程?拿到成绩后你就觉得数学突然间变得玄乎了,困难了,而这样的态度又进一步促进了数学学科的沦陷——
并不是因为你不是学习数学的料,而是这些知识点根本就没有深入成为知识网络,浮于表面,最终在实际应用中只能退居二线。数学文化从古巴比伦开始打下了3000年的底色,不是你在纸上随便这画几笔,那画几笔就可以达到的。数学是思维性的学科,解决问题最终也要落实到数学思维上去。它的学习需要一个思维体系,而不只是一个知识网络。
就比如说到目前阶段,几何的难度即将产生飞跃,全等三角形的加入让边的关系加入到应用题中,但是所谓的读题作标识再联想这个思想永远都是有用的,而联想则需要——
一个不幸的消息。几千甚至几万道题的沉淀。
对于任何一个类型,或者说数学模型,一般都只有几个基本图形的组成。而中考的几何,虽然超干,但你总不能不考吧。至少都是几十条边扔给你,更不用另说你还要做辅助线。要想在这几十条边形成的几千种组合中,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那一种基本模型组合,是需要一定经验的。
就像某些在初中阶段教了几十年的老师,这并不是让你复读几十年。拿到一道几何题一看,解决问题的组合在视野中都是悄然标红的,虽然我们肯定做不到这种程度,但这也证明了,经验的积累让联想更加有效简单。
我很喜欢把学习比作战场,那这一条条公式就是你的枪的配件,一道道例题就是你枪里的子弹。你要想完成一次发射,你首先还需要一把枪。子弹就在那里,历代的数学家们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几千发,就等着我们把枪造好造精,把这些子弹发射出去。
关于那些子弹库,就像九章算术和几何原本这些书,虽然是配件大全,但真心不建议你一上来就啃。你总不能直接把配件装起来当它是枪吧。还有关于枪的风格,我在后面的篇目中会提及到。
数学这门学科,一定能也能像语文,英语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必备工具,改变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