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今天收到老同学“橙子老师”分享的一遍小文《笔的故事》,突然想起前几天在李卫东的公众号“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看到的一篇文章《谁是宇宙的观察者》,感觉这两篇文章的寓意有些许吻合。
先说《笔的故事》:
(原文前两段节选)今天我们来讲笔的故事。笔的故事是整个金刚智慧体系的基础,也是读书会的基础,我们要听3000遍,讲3000遍,才能真正理解它。你将会第一次领悟到你周遭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然后,你将运用所学来创造你梦寐以求的一切。
文中提到两个概念:物的“空性”,即我们周遭的人、事、物都是空性的、空白的,有无限潜能的;物的“观察者之观察”,即根据不同的观察者而言,这会是不同的事物,既是笔,也是磨牙玩具。
引发出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空性的,“它是谁?”取决于观察者怎么看它和谁是观察者。
再说《谁是宇宙的观察者》:
人们经常将“道”或者“序”理解为自然规律,但透过“双缝实验”、量子力学、老子的“天道”、《奥义书》、《圣经》甚至是《说文》的一些阐述,或许有另外的理解。
如果说“本源之道”是观察者,那么“现实之道”就是观察者的“观察”,天意、天道、天命,都是观察者的具体“观察”。这种观察,老子用了一个专有名词来表述,那就是“常”。老子曰“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正所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综上,《笔的故事》想表达的意思,跟他举的例子有一些冲突和牵强,首先笔是人类已创造的有特定用途的一个物品,已经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在那里。也许是《读书会》受众是大众群体,这个例子贴近生活可以很好的理解。《谁是宇宙观察者》针对的是大自然科学界和哲学界,宏观而深邃。但同时涉及到很多专业领域,普通大众不好读通。
而我的理解是:这个世界是“相互观察”的 ,每个人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同样也是观察者的结果。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天地面前,我们真的很渺小。天地不仁,是因为天地看到了所有可能性,通晓所有事物之间的联系。
其实,还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狗嘲笑猪的吼叫,猪说:主人要的仅仅是你的忠诚和摇头晃脑,可是要我的可是命。我们的处境不一样,表达能一样么?
人,一生有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第二次是发现自己不能改变世界;第三次是认清现实后依然热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