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困惑,也谈世界
关于困惑一词,在生活之中它有着太多的面相和妆容,在不同的年龄、职业、梦想和境遇当中,或许我们很难去衡量它到底是福是祸,却一点一滴地牵扯着你我的酸甜苦辣和悲喜忧愁,直到老死。

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困惑的是我们是哪里来的,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妈妈总要把一个糖果掰成两半分妹妹一份,为什么明天我还要上学呢?
于是,你开始好奇这个世界。
等不及长大,等不及飞翔。十三岁那年,你终于鼓起勇气写了一封情书,逃了课间操偷偷把信塞在她书包里。或许刚好她也喜欢你,或许你的信被她母亲撕了,你只是困惑——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一起?
于是,你开始讨厌这个世界。
十七岁,你的喉结开始凸起来,一腔阳刚义气,只待横刀立马疆场;而她的小胸脯也鼓起来了,一头秀发长长的落在你桌前,带有淡淡的清香。困惑的,除了她捉摸不定的心,还有那一分定终生的考试。于是乎,你开始在父母和学校之间流离失所。你便义无反顾的逃避,也一意孤行的抵抗——逃课、叛逆、打架、处分……
于是,你开始痛恨这个世界。
总觉得是没由来的设定,怎么就到大学了呢。此前一十七年的寒窗苦读,就为了这种生活吗——间歇性逃课、不定时通宵、熬夜打刀塔,还少不得男女欢情。于是,你又困惑了。突然高中政治老师偶然讲到的人生三大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于是,你开始怀疑这个世界。
只是,时间不会候着你,你的怀疑可能还来不及找到答案,你就被毕业了。戏谑的说,毕业就失业,就是我们的写照吧。高中之前是应试教育,大学在大肆扩招后也都成了另一种应试教育,三百六十行各种证书考了一堆堆,三百六十行各种实操却一样没干过。一师兄在毕业后失业半年多后惨然道:以我们接受的所谓高等教育,不失业才是没天理。
于是,你开始埋怨这个世界。
大学毕业五年,以自己一穷二白的出身,与某些同龄人相比你不是差在起跑线上,你是差在娘胎里了。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很想用“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描述,毕竟是不可抗力。在家人看来你很成熟懂事,在朋友看来你很善良可亲,在同事看来你很勤奋努力,在领导看来你很聪明能干——可是,毕业五年了,你乃是当初的摸样——没钱。
于是,你开始远离这个世界。
也有人讲,以现在大多人的努力程度,还远远达不到拼天赋的层次。但他们似乎还忘了一件事,隐含的天赋能力对于努力具有巨量级的加成作用。而对于普通人,巨量级的努力都拿来抵消阶层和天赋的反作用了。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努力是没用的。也有人讲,选择大于努力,方法大于坚持。问题是,有些人是没有选择的,所以方法没有施展的前提,这又是一番空谈罢了。
于是,你开始探寻这个世界。
显然,探寻的最大的理由就是源于社会压力。父母渐渐老去,同龄人渐渐结婚,同事们渐渐事业有成,反观自己却依然孑然一身而一事无成。你开始着急,开始慌了,多希望能一直工作忙个不停,因为一停下来就会胡思乱想——什么时候才能衣锦还乡、光耀门楣?于是,你试着冷静下来,试着去看清一些问题,试着厘清内心的追求——开始寻求一些外部力量,书籍、音乐、前辈指导、领导扶持、学习新技能、搞创业项目……
于是,你开始拥抱这个世界。
生活是一条山间小溪,它发源于深山泉眼,淅淅沥沥的流过山岩巨木,绕过九曲十八弯,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时有。山高水急之处可放声高歌,地平水缓之时可低吟浅唱。我们只是相信,也只要相信——水向山下流,路在脚下走。
于是,你开始爱上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