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90睡眠法——英超曼联御用运动睡眠法
from 熊猫书院 熊猫小课《时间管理学习营》
睡得多不如睡得好。
R90睡眠法,是英超曼联御用运动睡眠教练,根据人体生物规律设计的方案。这种方案有助于解决睡眠难题,可以帮我们排除外界和内界的一些干扰,遵循身体的规律,睡得更好。
在开始讲解R90睡眠法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人类的睡眠规律。
一般来说,哺乳动物的睡眠可以分为快速眼动睡眠期(也就是浅度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也就是深度睡眠)两类。
举例
浅度睡眠:比如刚刚睡着的时候、很容易被环境中的声音唤醒
深度睡眠:俗话说“睡得很死”,很难吵醒
如图,当晚上睡觉时,我们会在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之间交替进行。
大家往往会有一个误区,认为睡眠时长是精力恢复的关键,也就是每晚睡够7-8个小时。
其实,比睡几个小时更重要的是,你在什么时候起床。
如果你能在浅度睡眠的时候准时起床,那么睡醒之后,就能够神清气爽,几乎没有赖床的想法。
是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设计合适的起床时间,让自己准确地在浅度睡眠的时候起床。
R90周期睡眠法,最关键的就是【周期】——以90分钟为单位,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16个单位。
这里的周期,其实就是一次深度和浅度睡眠的交替。
一般来说,一次完美的睡眠是5个周期,也就是5x90分钟,一共7.5小时。
我们将从5个方面讲解R90周期睡眠的使用方法。
(一)固定起床时间
首先,我们先给自己设置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这个不能随意变动。
比如计划7点起床,就必须7点起床,不能妥协说再多睡一会。
为什么呢?
我们拿开篇小美来举例子,她在早上起床的时候就犯了一个错误。
她第一次起床的时候,也许本来在浅度睡眠附近,但她认为自己睡眠时间不足,于是又多睡了40分钟。
这次赖床反而让她又进入了一个无法完成的睡眠周期,最后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点起床。
(二)倒推入睡时间
固定了起床时间后,然后我们可以用那张时间转盘图片,计算出自己的作息节点。
例如固定7:30起床的话,往回倒推5个周期,那就是0:00是最佳入睡时间。
另外,如果你在最佳入睡时间没机会睡觉,那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在其他睡眠周期的节点入睡。
比如固定7:30起床的话,1:30、3:00都是可以接受的入睡时间。但一晚上最少需要3个周期,也就是4.5小时睡眠。
4.5小时就够了?这也太少了吧?
在R90睡眠法中,评价睡眠质量的方式并不是睡眠时间,而是睡眠周期的数量,这个我们过会儿会谈到。
(三)睡前和睡后
为了确保我们睡眠质量,睡觉前和睡觉后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间。
在这里单独强调一下,最重要的莫过于第一条——睡前1小时(至少30分钟)内,不要接触手机、电脑。
其实,这背后还是生物钟的原理。
我们的生物钟有个习惯——用环境中的蓝光多少,来判断生物时间。(这是由于中午太阳光线蓝光较多,晚上较少)
如果生物钟判断现在是晚上(蓝光少),那就会逐渐分泌褪黑色素分泌(一种身体产生的让我们进入睡眠的激素)。
因为手机屏幕、电脑屏幕光线中,有较多的蓝光,会误导我们的生物钟以为是白昼时间,从而影响褪黑色素分泌,导致我们睡眠质量不佳。
此外,为了让自己安心入睡,还需要关注卧室的环境。例如,卧室内使用暖色的灯具,昏暗的光线有助于睡眠。
同样的道理,为了让我们睡醒之后更加精神,我们应该在起床的瞬间就拉开窗帘,让太阳光进入屋内。
起床后的一个小时内,也非常建议出去锻炼身体。这会让我们的生物钟意识到白天已经到了,于是更快地进入高精力状态。
(四)补充休息
除了晚上睡眠,我们在白天还有两个比较适合小憩的时间点,那就是中午和傍晚,大概在13:00左右和19:00左右。
在这两个时间休息有一个注意事项,那就是睡眠不要超过【30】分钟,也就是让自己还在比较浅度睡眠的状态就醒来。
超过了30分钟,会让你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除非你睡够90分钟,否则中途打断睡眠,很容易让人头昏脑胀。
(五)周期计算
在R90周期睡眠法中,评估睡眠质量的计算方式,并不是按每天的睡眠时间评估,而是按每周睡了多少个周期来评估睡眠质量:
因为R90睡眠周期存在一些比较抽象的计算过程,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执行,我们看一个具体案例。
情景模拟——R90睡眠法案例
何梁是一名运维工程师,晚上常常加班维护服务器,导致睡觉时间不稳定,白天精力差。为此,他运用了R90周期睡眠法来改良睡眠质量。我们看看过去一周他是怎么做的。
准备工作
何梁打印了一张R90睡眠周期表。
第一步是固定起床时间。何梁决定将起床时间固定在6:40,然后写在纸上。
第二步是倒推入睡时间。
何梁按90分钟为单位,依次写出其他所有时间点。
接下来,我们看看何梁的一周具体是怎样的。
第1天
第1天白天,何梁中午有事情没有午休。
晚上何梁回到家,一看表,23:05。
他知道,为了睡眠质量,睡觉前需要有一段缓冲的时间,而不应该直接倒头就睡。而今天已经无法在最佳时间入睡了。
于是何梁计划在0:40入睡。然后关掉白炽灯,打开床头暖色小灯,远离手机。
睡前缓冲时间可以读读书(不会影响睡眠),何梁看书到0:20,关掉灯光,静静坐在床上。
坐了5分钟放空大脑,何梁钻进被窝开始睡觉,在0:40左右入睡。
到早上6:40,何梁正常起床。
何梁在自己的每日记录表上,记录了自己昨天睡眠周期数量(4个周期+0个补充)。
第2天
第2天白天,何梁中午睡了25分钟。
晚上服务器维护,何梁加班,直到凌晨1:20才到家。
何梁觉得缓冲时间还足够,于是稍作休憩(远离手机、调暗灯光),1:55开始睡觉。
到早上6:40,何梁正常起床,并记录了自己昨天睡眠周期数量(3个周期+1个补充)。
第3天到第5天
何梁加班严重,这三天也很晚睡。
第6天到第7天
到周末了。何梁发现前几天的睡眠时间实在过少,周末需要补充睡眠。
在周末,何梁每天晚上在22:40入睡,早上依然是6:40起床——他拒绝睡懒觉。
这是因为,如果睡懒觉,会破坏现在周期稳定的生物钟——睡得多并不等于睡得好。
但何梁在这两天中午还有午休(每天5+1个周期)。
由于每天都是合适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何梁做到了每天都在浅度睡眠的时间点起床,从而白天并不困乏。
第8天
何梁开始回顾上一周的睡眠情况。
这是何梁一周的记录:
这是睡眠质量评价标准:
总结
何梁发现,即使工作如此紧张,他依然能够达到“良好”的睡眠标准,并且平时依然有较好的精力状态。
这是何梁用到的“每周睡眠记录”模版:
大家可以打印这张模版,按照何梁的步骤,画出自己的睡眠周期图,然后严格执行,并记录每天的睡眠周期。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用到今天的方法,我预估了一些大家可以会产生的疑惑,做一次提前的答疑。
随堂答疑
提前答疑——关于R90睡眠周期法
下面,开始答疑:
问题1
为什么周期的刻度是90分钟?难道每个人天生的睡眠周期都一样么?
回答1
据统计,我们的睡眠周期平均为90分钟。而且,睡眠周期并非固定不变,它是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进行一定幅度上的调整。所以,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R90睡眠周期法”,将自己的睡眠周期调整到90分钟。
问题2
R90方法有哪些关键要点?
回答2
1.睡觉前一定要有30-45分钟缓冲时间,比如睡前远离蓝光,调低灯光,做温和的事情(比如玩激烈的游戏就是错误的做法)。
2.完成缓冲时间后,就开始睡觉,但需要注意,你大概需要多久才能睡着,就改提前多久上床睡觉,确保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周期节点能入睡。
3.一定要固定起床时间。如果贪睡,可以用321法则起床。如果真的非要继续睡,也请设置一个90分钟的闹钟,完成一整个大睡眠周期后再次起床。
4.午休的时候,要么睡20-30分钟(小憩),要么睡完90分钟(大周期),总之尽量不要让自己在深度睡眠阶段被打断。
5.不要用一天睡了多久来评估睡眠质量,而是看一周内睡了多少个周期,来评估一周的睡眠质量。——这是因为如果严格按照生物周期睡眠,即使短期(两三天)睡觉时间不足,也不会对白天的精力造成什么影响。
问题3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在浅度睡眠时醒来?
回答3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判断:一是如果我们在醒来之前,刚好是在做梦,就说明我们完成了完整的睡眠周期;二是从你醒来后的精神倒推,如果起床没有什么阻力,起床后的精神也很好,也能说明应该是在浅度睡眠时醒来。
问题4
睡眠这种事情,一定要这么精细地调控吗?不是想睡就睡吗?
回答4
对于需要高效恢复精力的人群而言,更加精细地调控睡眠可以帮他们在每一天醒来时,都有充沛的精力应对一整天的挑战。当他们能通过睡眠掌控体内的生物钟后,就能以更多的精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而且,现在有很多的事物(如电子产品等)会夺取我们的睡眠时间,懂得如何更好地睡眠,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是很重要的。
答疑完毕。希望大家可以将这个方法用起来。
2018-1-5 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