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学习3-国内外汇保证金历史发展与现状
1、起源
外汇保证金业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伦敦。最初外汇交易由于需要大量的本金资金,所以这个领域的主要参与者是银行、金融机构及政府等大型机构。
直到1974年英国金融市场开始提供现金清算黄金OTC交易(柜台市场,也就是在交易所场外交易)后,全球交易结构就改变了,个人外汇交易市场开始出现。个人外汇交易市场开始出现后,外汇保证业务开始发展。后来外汇保证金被引入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等地区。
2、发展
在1996年,出现实时个人外汇交易平台,标志着网络在线交易时代的来临。尤其是从2001年开始,伴随着在线交易的广泛引入,市场规模开始高速膨胀。
据统计,外汇市场50%的交易都是保证金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已经成为全球中小投资者的最爱,年增长速度高达25%-30%,外汇保证金逐渐取代股票和期货成为世界金融的主流金融产品。
3、外汇保证金交易在我国的发展
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香港人带着外汇保证金交易登陆我国大陆市场。不过,当时国内的外汇保证金交易缺乏监管,市场十分混乱。因此,1994 年8 月中央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证监会、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
此后,国家管理部门对外汇保证金业务及外汇期货交易一直持否定和严厉打击的态度,导致在长达12 年的时间里,商业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一直处于沉寂状态,而通过境外经纪公司进行的“地下交易”活动却异常猖獗。
4、国内首次建立正规渠道
2006 年,为引导外汇保证金交易向正规渠道发展,以此来抑制地下非法交易活动,交通银行率先获得了发展“满金宝”业务的试行权,并于2006 年9 月在少数城市推出。
其后,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也跟进推出“外汇保”、“易富通”等外汇保证金交易产品。外汇保证金交易因其以小博大、双向交易的特性对投资者形成了巨大的诱惑,使国内外汇保证金交易一直比较受追捧。
然而这样一种新型的外汇投资产品刚刚起步两年,2008年银监会一纸通告,就暂停了我国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
不过监管的禁止并不能阻止市场需求的发展,反而为境外经纪商在中国掘金提供了可能。银行机构全面叫停后,曾经也形成了外资保证金交易机构进入国内市场的一段高潮。
一位银行人士估算,目前国内保证金业务的市场份额有4/5被境外的经纪商占有,而中资行仅占市场份额的1/5左右。
外资机构中,有些是受ASIC(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和FCA(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等监管的正规机构,在国内只是没有得到银监会的批准,投资者的资金安全还可以得到保证。而不少地下保证金公司则干脆和客户做对赌交易,交易的风险就很大。
微信图片_20181107230936.jpg
在境外机构在国内大肆吸收客户的同时,国内银行也在采取措施争取客户。进入2009年以来,国内银行在不断试探监管红线。
中信银行也已悄然开展了“汇金宝”外汇买卖业务,此业务仍属实盘交易,不过与以往实盘只能买涨不同,该交易平台与保证金交易类似可以卖空。国内其他银行也相继展开了此类业务。
但是国内银行的外汇买卖业务同国外的交易商相比,在竞争实力上还是略逊一筹。
国外的交易商可以提供杠杆交易,可以以小博大,而国内的银行只能提供1:1的实盘交易,盈利效果大大折扣;有的国外的交易商只在交易者做空时收取单边很少的点差,而有的国内的银行要双向收取10个甚至更高的点差,交易成本相差较大,也会令投资者对国内银行的外汇买卖望而却步。
在岸经营的国内商业银行由于开展外汇业务时间较短,监管层叫停等原因而不能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再加上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只能开展吸引小规模客户开展外汇实盘买卖业务,缺乏规模经济,造成了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与境外交易商的竞争形成鲜明的对比。
可见,开放国内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市场,进行合理的监管,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是目前最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目前市场来看:首先由国内商业银行率先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再引进外资机构,一方面对其合理监管,另一个方面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外资的相关经验,以此建立良性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