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餐桌上的鱼?
文/圈圈
图片来自网络“请你记住,这是我让给你的”
-圈圈-
01
在寒假的某一天,妈妈跟朋友出去逛街,出门之前说好了中午要带朋友回家吃饭,特意嘱咐爸爸做一条朋友爱吃的鱼,然后就急急忙忙出了门。
就里就剩下Nove和爸爸,于是Nove在客厅里打游戏,爸爸在厨房做饭。等到饭做好已经接近中午,但妈妈和朋友还是没有归来,于是心急的Nove就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再次确认午饭是否在家里吃,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妈妈和朋友堵在了路上,于是就让Nove和爸爸先吃。
吃饭时,Nove觉得桌上的那盘鱼特别的合口,于是他就放弃了别的饭菜,专攻那盘鱼,直至把整条鱼收入腹中。
02
故事讲到这儿不知道你在心中想到了什么?
是觉得这个小朋友很贪吃?还是觉得这只是一个小朋友偏食的问题?
那如果我告诉你,Nove今年已经是一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呢?
妈妈和朋友回到家里,看着桌上的饭菜,就问爸爸怎么没有做鱼,于是爸爸趁着朋友不注意告诉了妈妈实情,妈妈听后不语深深地看了一眼躺在沙发上玩游戏的儿子。
谁动了餐桌上的鱼?我不知道这样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是否很常见,但对于像Nove这样的人在心理学上确实是相当常见的。
有些人把这种现象叫做“自私”,其实不然它有一个专有名词叫“自我中心”。
03
自我中心:
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概念。指儿童在判断和行为中有受自己的需要与感情的强烈影响的倾向,很难离开主观感情去客观地判断与理解事物、情境、同人的关系等,他们仅依靠其自身的视角来感知世界、不能意识到他人可能具有不同视角和观点的倾向性。
说的露骨点就是:凡是只想着自己。
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出生之后18个月的时候,会发生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即一种普遍的“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使儿童开始把自己从客观世界中区别出来,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这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一直到学龄期开始才逐渐完成。
04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很显然皮亚杰的这个研究结果不是很适合中国社会的发展。
随着我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中国拥有千千万万个独生子女家庭,六个家长一个孩子的模式,使得他们把孩子当成全家的中心,对孩子无底线的宠爱,一步步走向溺爱的深渊。
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并不能弥补孩子心灵上的孤独。孤独与自我中心主义又是孪生概念,因为孤独而产生了自我中心主义,因为以自我为中心而更加的孤独。
皮亚杰的研究仅仅是针对儿童(确切的说是关于婴幼儿),而在中国仍有一部分青少年具有这种心理现象。
最为可怕的是有一部分人正在自我中心主义边缘徘徊,稍稍有人推波助澜就会走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
谁动了餐桌上的鱼?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或许下面一位心理学家的建议,可以让我们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05
故事发生在一架飞机上:妈妈与儿子一同出游,恰巧在飞机上吃午饭,儿子狼吞虎咽吃完了属于他的那一份,顺手把妈妈的那一份也拿过来吃下,妈妈对于儿子的行为无动于衷,仿佛这是习以为常事情。
身旁的一位心理学家对于这位儿子的行为很是反感,临下飞机时就跟这位妈妈谈了谈,这位妈妈仍然是无动于衷,并且表示孩子愿意吃就让他吃呗。
心理学家对于妈妈这种听之任之的做法很是无语,临走时他说:如果我是一位母亲,看到孩子的这种行为,我会拿起我的食物递给他并告诉他,既然你喜欢,那妈妈就把这份让给你。
爱,不是一味的迁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