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7.10 郑平读书笔记<唤醒老虎>五

2024-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郑平运动康复

作者提出以下问题:

既然对威胁做出反应的神经系统设计精良,且在所有动物身上都运转良好,为何人数无法像其它动物一样充分利用这一系统?

因为人类不知道如何利用它吗?

人类是不是忽略这个反应系统?

为何人类很很容易遭受心理创伤?

动物所做的哪些事是人类没有做的?

人类如何向动物学习?能从动物身上学到什么?

作者认为: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克服心理创伤的本能能力,这个我们天生就会的,只要我们重新发现并使用体验感受,因为它能重新唤起我们本能的能量处理过程,它是温和且不具威胁性的释放因心理受创而停滞在体内的能量。

在自然环境中,当动物感受到周边环境变化时,它们本能是寻找变化的来源,此是他们会扫视周围,暂停当下如进食、交配行为,直至外界环境无再变化才会继续,动物们感受并对环境中的新鲜事物做出反应的行为被称为定向反应,人类面对未知风险稍有风动草动亦是如此。

定向反应是动物适应环境的首要方式。各种反应相互融合,相互适应,最后个体表现出各种反应、各种选择,这些是在潜意识中进行。很多时候,反应在个体清醒前就产生,极大原因是我们本就有的遗传"程序"。比如不远处看到一长条体物体,尤其你觉得它在动时,此时不管三七二十一,你一定是先跑开离其远远。等离开威胁距离后,才可能停下来再花时间看是啥。遇到疑似长蛇先跑再说,至于是不是等确定安全后再确认,这几乎是所有人类的即时反应。

战斗、逃跑、僵直反应,相比前两者,作者更关注后者,这是因为很多受创反应就是僵直反应状态的显现,受创者没有能力将那种状态下的被停滞的能量释放出来。僵直反应的功效似乎不那么明显,在心理受创事件上,僵直反应是研究最少最被忽略的。它有它的意义:

1) 僵直是种假死状态,当被捕者处于此状态时,容易让捕食者入下戒心,方便其找机会逃跑;

2) 很多捕猪者难以察觉到不动的潜在猎物,所以僵直状态下被猎者更安全;

3) 个体的瘫软有助于群体中其它伙伴的逃脱;

4) 僵直状态的个体,其濒死痛苦感受最低。

PS:本文由郑平原创撰写,大家点击可关注我,可第一时间获得更多精彩原创文!觉得文章好,那就顺手点个“赞”或“在看”吧,觉得有价值就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