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孩子爱提问,家长要珍惜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2019-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花溪书

书架上摆着各种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探索》和《百科》,看到这些书就想到淼淼小时候,大概3岁以后吧,天天把爸爸妈妈问得跟文盲一样的日子。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啊?”

“为什么男孩子跟女孩子不一样啊啊?”

“嫦娥在月亮上吃什么啊?”

“爸爸为什么不跟西西妈妈结婚啊?”

……

这些问题真是把我和娃爸的知识体系按在地上摩擦啊,有时让人无比尴尬,有时让人特别无措,总之好不容易有个问题能回答清楚了,她紧跟着的“为什么”又让人怀疑人生。

不过,我们很庆幸的是,无论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们都没有训斥过淼淼“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也没有敷衍过“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三四岁时,我们查阅书籍网络,尽量用孩子能懂的语言来解释“为什么”,或者引导孩子在绘本尤其是科普类立体书中自己寻求答案。再大些,她依然会跟我们讨论“为什么”,但是自己已经能够借用书籍解决问题了。

这样面对她的“为什么”,她了解了更广的知识面,并且养成了阅读以及思考的习惯。

每个小孩子都是有这样一个阶段,像个行走的“小问号”,无论这些“为什么”多么无知无趣或者刁钻难搞,家长都应该谨慎对待这个阶段。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可贵的思维方式

“天上的云朵是棉花糖做得吗?”佳佳问妈妈。

“不是棉花糖,是小水珠。”

“那为什么云朵是白白胖胖的呢,跟水不一样?”佳佳追问。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长大你就知道了。”妈妈没耐心的敷衍到。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这种场景也会发生在你和孩子身上 ,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家长终于败给不耐烦。

事实上,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孩子的好奇、好问,喜欢刨根问底,不满足一知半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方式,看到或想到未知领域,善于发现并提问正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思维有多重要毋须赘言,是一个孩子智力的核心因素,更能代表一个孩子的智力水平。

“什么”和“为什么”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开始

孩子开始发出“什么”和“为什么”的疑问时,是孩子不再满足他原来的小世界,他认识了“自己的小手小脚”,认识的爸爸妈妈,他想去打开新的大门,触摸更多的未知。

这是孩子认知水平在提升,也反映出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正在主动的去认识各种事物,学习外界知识。

这个阶段,家长要引导孩子去探索去认知,一定不能呵斥、敷衍孩子的“多问”,如果拒绝了孩子的“为什么”,那极可能阻止了孩子的成长,扼杀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那么,在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时,家长要怎么做呢?

重视孩子的一切提问

孩子问得为什么,也许幼稚也许让人无奈,甭管什么样的问题,家长面对是一定不能敷衍不耐烦,态度上要重视,行动上要尊重。首先肯定孩子的好学,然后认真的仔细的给孩子作答。

家长的认可和重视会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提升,还能帮助孩子建立健全人格,并促进亲子关系。

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决提问

孩子在最开始提问质疑时,他的语言和理解能力都是很稚嫩的,家长除了尊重孩子的一切提问外,还要注意语言或者方法必须符合孩子的理解能力。

家长要善于做“答题翻译器”,把“因为”的内容组织成孩子的语音告诉他,或者借用绘本、立体科普书让孩子得到他的答案。当然最好的答案是能够直接带着孩子去触摸去观察,这样会让孩子更直观的认识世界。

引导孩子自己打开知识的大门

随着孩子的“为什么”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之中,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这时候孩子提问的问题之间会存在一些关联。知识关联点出现时,家长应该抓住机会,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答案,比如反问孩子“你觉得为什么啊?”,又或者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我觉得……,你觉得呢?”来刺激孩子进一步的思考。

家长这样引导,可以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并收获满足感成就感,会刺激孩子的思维,并使的孩子的心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承认“无知”给孩子探索知识的渴求

孩子上了一年级,西西妈妈开始不断感慨:“我觉得我的智商跟情商都跟不上孩子的成长了。”

人类是在不断进步的,孩子是不停成长的,世界是瞬息万变的,家长可以承认自己的“无知”,但是不要放弃探索学习的动力。面对孩子更高端的提问,可以告诉孩子不知道,但是可以陪着孩子去通过不同的途径去获得答案。

“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

你家是不是也有个行走的问号呢?好好珍惜孩子的这个阶段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