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的宏伟视野,为何看不见人间烟火?
梗概
直径500米的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的骄傲。造价6.67亿、耗时22年宏伟巨物建成的那一刻,中国振奋了,一个由中国翻开的深空探测的全新篇章即将来临!
FAST也不负众望,短短两年,44颗全新的脉冲星计入人类史册。如此一个国之重器、硕果频出的地方,何以只能开出10万年薪,以至于无人可用?着实不解。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不仅光是薪资的事儿
FAST不是一般人儿去的地方,所需人才大多要求硕士及以上,而硕士及以上学历在中国人口占比不到2%。那么这样的人才,价值多少呢?
2017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突破10万元,达到101599元,上海平均工资107544元。众所周知的快递小哥,通过自身的勤劳,2018年月平均收入也突破6200元大关。所以寒窗苦读近20年的天之骄子们,10万年薪确实磕碜了些。
更重要的是,磕碜的不仅是薪资,还有职业前景。FAST建成之后,项目重心逐渐转向日常的监测观察,工作挑战性和难度都大量降低,给从业人员带来的不仅是枯燥无味的日常,更是不可明确预期的职业上升通道。特别是年轻的科研从业者,在最好的年华里,来到这个山沟沟,拿着仅供温饱的薪资,还不能快速积累上升的经验和资本,这事儿搁谁乐意?
图片来自网络
建立合理的科研合作体系
一个健全的个人,有自己的个人追求,也有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一份体面的收入,一份有前景、有上升空间的工作,即是大部分人的追求,也是最家庭最基本的责任。
对于一位拥有高等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能力的高级人才来说更是如此。社会对高端人才永远是渴求的,无论是国家项目还是企业集团,只有拿出充分的回报,才能吸引到尖端人才。
这种回报不仅是薪资,更需要明确可预期的职业上升空间。而这两者,一定不是仅靠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办公室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仅仅是增加预算提高薪资,也不过是解一时之痛,只有建立合理的制度、充分调动市场力量,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人才问题。
FAST项目中最为诟病的就是工作内容,重复、枯燥,对个人知识技能的提升很有限,长期从事更是没有明确的上升路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联合各地高校、科研机构,设立轮岗制度,项目本部中除核心常驻人员外,开辟1~3年轮岗职位,且作为新晋人才晋升、考评的考核因素之一,以此来解决对人才的吸引力问题。
中国科研主要力量还是国家支持,欧美科研所独立于国家体系之外已经甚久,各类社会力量支持的科研合作也已经硕果累累。那么是否仿造国外成熟的模式,承接企业科研需求、国外研究机构科研需求,在国家拨款之外开拓市场合作通道,借助看不见的手,共同助力发展?
寥寥数言,思绪还不甚清晰,期盼与君共勉。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