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
攻坚克难,发现最近又变得有些退缩,希望就这样一直呆在自己的安乐窝中,不用面对不想做的事,不想见的人,享受着无事无烦恼的自在,只是,事情终究是会变化的,忙不过数日,闲也不过数日。反而是因为这种退缩,逃避的念头,导致勇气变少了,恐惧变多了,又回到了之前的模样,患得患失,即使清闲无事,也感觉似乎要有事发生,并不自在。
说起来,这种恐惧应该也是普遍的,当和别人联系的时候,没有收到及时回复,就会胡思乱想,受到回复之后,又会想如何回应才合适。尤其是和关系不太熟的人。这种烦恼其实是自找的,联系联系,自然是要多多联系,从陌生变熟悉,只不过,可能出于一些原因导致自己不愿联系,尽可能少联系,那就会导致这样的问题了,试图在有限的几次联系中做的很出色,寻找各种借口,对方可能很忙,我要做得很好,这样写是不是不太好。其实,真的如此吗?那为什么对于熟悉的人就能随时联系呢?即使知道对方很忙,而且也没必要做的很好。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借口,为了掩盖一些东西,那就是我不信任不熟悉的人,我认为他们会很严厉,会对我不利,会寻找我的各种缺陷进行攻击,会试图从我这里获得些什么。虽然言辞可能过于激烈了,不过,这可能就是真实想法,只是出于道德而掩盖。所以,自然想到这不是此时的问题,而在很早之前已经种下了,由个人的经历,被背叛,被伤害,被忽视,被掠夺。这些经历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而且很多其实都是误会,但是年龄很小的时候,没有能力去区分,造成了不好的回忆,内化在记忆中,变成了强迫行为。
现在,我选择回忆起这些被当时认为痛苦的记忆,通过现在的认识,去辨清当时的真相,这种感觉并不舒服,但是,却也是应该做的,很多过往的记忆,只是被时间掩埋,但从未消失,面对当年的人和事,这些记忆又会浮现出来,造成痛苦的循环,是时候停止这一切了。
想一想,在很小很小时,就和小伙伴不对付,当时总是被欺负,因为喜欢哭,力气小,从那时就总是一个人玩,即使有了新玩具,想和他们一起玩,却发现被排挤在外,变成了他们在玩,于是就不想让他们玩了,也不愿意再分享。这大概是业,因为那个时候个人的主动权不大,依赖于天性。后来,一个人总不是办法,父母就找了一个小伙伴,也算是朋友关系了,于是开始尝试内部分享,结果因为一个误会,导致我觉得自己的东西少了,就又闹翻了,后来由于和他家的长辈起了矛盾,就不愿再接近了,于是,又变成了一个人,虽然在学校姑且有几个玩得开的,但是始终有着无形的隔膜,无法接近,也逐渐不愿意分享珍视的东西。自娱自乐,于是兴趣从人身上移开,而关注于各种物,首先是玩具,然后是各种零件,最后发现了书,通过看书,多少消解了一些寂寞。当然还有一些不好的习惯。通过书,我快速的获取了大量的知识,逐渐将同龄人甩在身后,过早的接触了大龄人的世界,明白他们的知识或许还没我多,这让我越发的自负,尝试了很多新东西,结果发现术业有专攻,在知识之外我并没有多么突出的能力。后来,又几次找了新的同伴,又几次因为学业,目标不同而分开,慢慢学会了附和与讨好,与人交往可能就是这样的互投所好,其间观念不同也会起很多矛盾,于是真正的想法也不会再和他们诉说了。后来沉迷于游戏,学业倒退,忽然发现周围的人对我的态度巨变,仿佛学业是我,而我不过是一个盛放它的容器,感觉人生如梦,希求一切干脆毁灭而重来,反正我并没有存在的意义。不过,其间倒是遇见了一个好友,因为都是差生,所以可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不至于走上错误的道路。熬过了这段时间,生活发生了转变,我不再抗拒学业变成我的内容,反而开始积极追求更好的成绩,并在此之外寻找生命的意义,此时的成绩于我而言,不过是工作而已,换取稳定生活的工作。而追寻生命的意义,则是我的天职,当时可不比现在,知识随处可及,当时的知识还是存在于实体书籍中,需要费很大的劲,获得的还很有限。不断地寻求,在生物,文学,历史,传记中寻求生活下去的理由。并没有找到,不过姑且获得了方法论,坚持,有主见,随机应变。当时还写了一篇长文记录自己的经验。后来的事情,就差不多了。
虽然记录了这样的一篇故事,但是,现在我很清楚,这种记录是虚假的,是当前的我为了维持其存在而整理出的记忆顺序,试图获得一个明确的行动路径。所谓的寻求人生意义。我可以通过对记忆内容顺序进行修改而变更这个目的。
比如以诗书畅意人生,小时候,就喜欢阅读古诗,不仅喜欢而且使用这自己有限的词汇创作,下水管道水如瀑,因为感觉诗词中存在着奇妙的意境,仿佛进入了纯粹的世界,没有复杂,纷扰,烦恼,每一次学习古诗的时候,都会感觉到自己进入了诗人的想象中,比如念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立即就进入了空幽而迷蒙的山中,此番种种,似乎是一种天赋才能,可以由迹而入心。所以每当烦恼的时候,吟诵一首古诗就可以从中解脱,岳阳楼记可以说是支撑我走出那段低谷的法宝,而且我还将那幅插图一笔一笔描画了出来,获得了同学的称赞。世间何须留恋,诗中自有天地,后来,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通过多方搜集,背诵了数百首古诗,其中还有长篇的长恨歌和超长篇离骚,离骚背一遍需要十几分钟,当时花了快两个月时间,同学都以为神人。不过,现在慢慢就遗忘了,其实并没有遗忘,当时在古文上也下了大功夫,所以,现在看古文障碍不多,写古文也流畅自如。只是之后醉心于科学技术,这些就逐渐沉寂下来了。
通过再次的修改,我的这些记忆又可以组成无数种不同的人生,请问,那一个是我呢?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记忆的选择和组合,如果不这样做呢?就是不可描述,纯然存在,记忆存在,但是人生未曾发起,非空非有。这可能就是真相。无我,但是无无我,通过双重否定获得了一种超越性的东西,又不是东西。唯有实际体验才能有所收获。
所以,痛苦的记忆,不过是一种影响残留,本身已经没有了存在意义,这种附加上去的痛苦解释,早已过时,需要逐渐去除,落个清净光明。
比如,总是孤身一人,倒不如说,为何要熙熙攘攘呢?不过是不同的选择罢了,可以选其一,也可以选其二,如果做不到,说明有了附加的东西,导致事物间不平等了。以所得求一无所得,这就是寻道,找人生意义,找自我价值。人们定义的人生太狭隘了,这种狭隘导致了认识的局限与痛苦的产生。把心量放大,大到自己不敢想象的程度,像无量无数,阿僧低,恒河沙,才明白虽然自诩充满想象力,实际却并没有发挥出来哪怕一点点。
记忆可以是并列的,没有时间顺序,即使在物理的角度看,记忆也不过是神经元的一种组织方式,时间先后是通过组织方式表现的,自然也可以通过改变这种组织方式而消除时间结构。从编程的角度看,时间不过是记忆对象的一个参数,可以通过屏蔽这个参数而实现时间的消失。一般人们认为大脑结构是固定的,物理基础不可改变,但是,实践证明这是错的,大脑的执行规则可以被改变。这也是寻求解脱的物质基础。
其实,这些迹象都在暗示一种可能性,肉体和精神不是同一的,确实存在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可以控制我们的身体,这种观点在我看来是极具颠覆性的,因为人们当前几乎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供养肉体,却没有发现精神体,相当于一个世界只探索了一半,甚至于九牛一毛,只是,这种猜测无法成为科学定论,只能选择信与不信。选择相信,那么中医道佛就是科学,选择不信,自然可以将其称为迷信,继续过平常的日子。只是不同的选择罢了。
感觉这些内容涉及自身的部分有些多,就不太想发,毕竟每个人都有一本烂账,不过,这也是一种我相,总还是需要去除的,真的存在个人的东西吗?非也,而且这部分描述也是为了说明记忆的可选择性,如能从这样的固定模版中走出来,不失为一件好事。毕竟这套记忆顺序导致了很多的不协调,深受其害。通过至高目的消除其他意义,从而可以心安理得的维持现状。可是,对此多有畏惧,要进入不确定中,所以,信念和勇气真的是很重要。即使百般说服,没有什么需要恐惧的,行动时依然会迟疑。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