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6《与孩子对话》N6教练助教分享

让耳朵,看得见

2020-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N4181吉林龙潭赵艳华

N6第四次课程

《如何听孩子才愿意说》

            ”当讲者在说话时,

        若是能静静地倾听自己的内心,

          那么从这份倾听之中,

            就会出现清明的认知,

      你的心会因此而变健全茁壮。”

                    一一    克里希那穆提

    没有哪一位老师,不愿意走进孩子的世界,而是苦于无法走进。我们带着渴望去看见和被看见,一起与教练共修这节《如何听孩子才愿意说》。

N6一Ⅴ2组

  邓娟老师说“给孩子贴标签,只会造成孩子破罐子破摔,失去成为更好自己的可能。”杨艳老师认为“积极的聆听,会听到对方的弦外之音。”刘芳老师把四种沟通模式,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实例相结合,可见,“聆听”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N6一4组

  梁玉红老师则用具象化的视觉笔记方式,呈现了:聆听的四个层次以及一个“听”的四个维度,而当我们从具体的点入手后,还需要用心去做大量的刻意练习,这样,才能一点点不断提升自己。

N6一1组

    张玉梅老师的“对话差距,寻找看见”,让我们感到:从现状中也可以学习到更多,看见更多,从而唤醒自己。王琰老师和苗老师都认为:和颜悦色地与学生沟通,是为师者的境界,是那种把美好,共享和幸福相互传递的感觉。这让我想到了教育家孔子,虽历经岁月的沧桑,他那种平和地跟学生们商量着,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那种谦抑的态度,或许,正是我们作为“教练型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吧!

N6一3组

    “一直以来,在和别人交流中,用眼睛看着对方,用耳朵倾听。今天课程结束后,我才发现,聆听不仅仅是眼与耳,而是需要眼,耳,心,王的与之共情的沟通。”这是付陈林老师的最大收获。宋莉老师对“爱,听得见”,有了更深的体会:以往孩子们的告状,大多时候是听的少,批评的对,因为自己是持有“评判”的想法去听的,现在才感觉太不应该了。

    这一点,蔡老师也感同深受,从最初的不知如何下手,到一步步行走出来,感觉在不断形成,可能有时会不太清晰,但有了真实的感受,一点点融入角色,就是在开始不断进化的练习,改变,也就悄然地发生了!

N6一5组

    “积极链接→共情之后→发现内心→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沟通闭环”,汪巨茂老师仅用了关键的几个词语,就让我们get到了聆听者所应具备的。而罗老师的“倾听,倾诉者背后的故事,换位思考才能产生情感共鸣”则是真正行出来,行出了一种状态。

聆听 = 听 + 关注

    其实,那些我们平时看上去,有些调皮和捣蛋的孩子,他们可能会有一肚子的话要对你说。以往,我也总是耐不住性子去听。当我动手去画这幅视觉笔记时,才发现:让耳朵,看得见。这其中真正的内涵。当我们带着关注和好奇,聚焦于谈话人的关键点上时,聆听的那种状态就出现了,共同的兴趣点,此刻被打开,里面就会有更多的故事,正等着我们。。。

用爱,去联结

    “人类都一样的,都是渴望被看见,被重视的。”每一个回帖的背后,都是一种渴望,一份真诚。看到组内互动回帖已达到115次,我已经觉察到了,有一种爱的力量,正在场域内流动着,彼此的鼓励与赞赏,像一道阳光,感动着,温暖着。。。

      张黎教练的这段话,一直在我耳边回荡:

        带着爱生活,带着觉知感受生命,美好的东西,我们自身都拥有,当带着发现的眼睛,带着有温度的心,就能看到那个最真实,最有能力的自己,与自己的内在连接起来,让我们的心成为那个“永动机”,“我”就是爱,“我”可以创造一切!

被看见,是一种美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