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寸不烂之舌”
【九洲芳文.F】
我们平时说一个人花言巧语,谈吐夸张,或者不尽不实,就形容他有“三寸不烂之舌”,其中是颇含一些讽刺意味的。
说的人半开玩笑,听的人也不好当真,耸耸肩膀,并不显得特别热切,或许还会尴尬一笑。
在历史上,有关“三寸不烂之舌”的记载,和现在所表达的意思却是全然不同的。这是和后秦高僧鸠摩罗什有关的一个佛教故事。
因为吴承恩的《西游记》,玄奘大师化身为家喻户晓的“唐僧”,与他的西天取经故事一起,成为了佛教史上的经典案例。
而事实上,鸠摩罗什才是开启了汉传佛教大乘气象的第一人,他的译经事业,至少比玄奘早上300年。
鸠摩罗什从小就和佛教结缘甚深,他最为惊世骇俗的行为是,一生中曾两次破戒就俗,娶妻生子。因此,也被后人称为“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典范。
鸠摩罗什出生于西域,从小就聪慧异常,而且相貌英俊。他七岁出家,十二岁跟随母亲游历各国,遍访名僧大德,探究佛法妙义,二十岁左右便已名满天下。
消息东传至朝廷,前秦苻坚久仰鸠摩罗什大名,命吕光讨伐龟兹,带回鸠摩罗什。建元十二年,吕光攻陷龟兹,擒获鸠摩罗什。
可吕光对这个年轻俊美的和尚打心眼里瞧不起,对他百般刁难,又恶作剧般将他和龟兹公主二人灌以美酒,塞进斗室,致其有夫妻之实。洋洋得意的吕光便以此大大羞辱了他一番。
在金庸的《天龙八部》小说中有一幕情节,和这个故事倒是异曲同工。在西夏王宫黑暗的冰窖中,宁死不肯破戒,犟头倔脑的少林和尚虚竹,和西夏国的银川公主,就是被手段非常的天山童姥糅合在了一起。
就在俩人你侬我侬,耳鬓厮磨时,天山童姥也是这般得意洋洋,先是揶揄了他们一番,而后发出一声长笑。金庸先生的灵感大概就是取材于此。
后秦弘始四年,鸠摩罗什应高祖姚兴之请,开始译经。其中,《金刚经》,《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都是他翻译的佛教经典。
“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正是出自他首译《心经》里的名句。
译经大成时,鸠摩罗什有了第二次婚姻,生下了几个孩子。姚兴极为尊崇他,不仅为他另筑精舍居住,而且供养相当丰盈。
鸠摩罗什心里到底怎么想,此等际遇是否违背了他本身的意旨?时隔千年,岁月蒙尘,后人的凭空猜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唯有他所翻译的佛经译著,一代代流传至今。
无论如何,鸠摩罗什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一千多年后,仓央嘉措便是因为爱情丢掉了性命,只留下无数美丽而忧伤的情诗。
不过,就算得到姚兴尊崇,却封不住天下悠悠之口,尤其是和他同时代的僧人,个个有样学样,娶妻生子,蔚然成风,令鸠摩罗什异常头疼。
一天,鸠摩罗什拿出一钵铁针,当着所有僧人的面,一根根吞进了腹中。这大神通的示现,震慑了在场所有人,众僧一下子放弃了对他的轻慢之心,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话虽如此,鸠摩罗什却始终心怀愧疚,他常在登座讲法时劝诫僧众说,莲花出臭泥而不染,但取莲花,不取臭泥。叮嘱弟子们要以他的著译而不以其生活行事为准绳。
在圆寂前,他向众僧发誓说:若所翻译的佛经无缪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公元413年,大师圆寂。火化之后,法体化为灰烬,唯独舌根不烂,依然栩栩如生。
众僧欢喜赞叹,世人心悦诚服。这也证明了鸠摩罗什所译佛经确实符合佛陀本意,毫厘未差。
直到今天,鸠摩罗什的舌舍利还供奉在凉州的鸠摩罗什寺,受后世顶礼膜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寸不烂之舌”。
在历史长河里,许多真相被覆盖,以致面目全非;有些因为更迭,或断裂,而失却了它本来的模样;有些则随着时间湮灭,几不可闻。
记录下来,给我们的后代留下可供追溯的真实记录,也许,这是文字工作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