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 问心理简友广场

《素问》——第六十一篇 水热穴论

2024-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子止一

【原文】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附肿。附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帝曰:诸水皆生于肾乎?岐伯曰:肾者,牝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附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帝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岐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附肿大腹1,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者,皆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

黄帝曰:春取络脉分肉2,何也?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

黄帝曰:夏取盛经分腠,何也?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所谓盛经者,阳脉也。

黄帝曰:秋取经俞,何也?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

黄帝曰:冬取井荥3,何也?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此之谓也。

黄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支之热也。五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

黄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

【注释】

1、水病:水液泛滥之病,在下部则表现为浮肿,在上部则表现为呼吸喘急。在下部水气不得散布顺通,故水气滞留而为浮肿。在上部,水气盛而上迫于肺,故表现而为呼吸喘急。若加之于风邪,则成风水病。其治也,内强五脏之精,外壮四肢百骸之形,固本培元,以阳助阴,以阴养阳,阴阳相济,水火交融,汗出邪去,和一而已。

2、春取络脉分肉:春季,木气主时,肝气始发,风气始发,其气浅微,经脉深伏,故邪不深入经脉,所以其治也,浅刺而取络脉分肉之间是以。

3、冬取井荥:冬季,水气主时,肾气闭藏,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太阳之气深伏于里,阳脉也随之隐去,所以去井穴以降阴气上逆,去荥穴以补阳气之不足。所以,中医有冬季进补之说。

止一箴言

1、水者,浊阴也,浊阴在下而为水。气者,清阳也,清阳在上而为气。水者,阴也,气者,阳也。水蒸腾而上而为气,气凝聚而下而为水,水者,气之所凝也,气者,水之所发也。肾者,精之所藏,藏则居九幽之下。肺者,气之所布,布则临九天之上。

2、黄帝曰:“春取络脉分肉,夏取盛经分腠,秋取经俞,冬取井荥。”医家以“天人合一”之道而论治病祛痛之法。老子曰:“法天象地,道法自然。尊道贵德,顺其自然,以应四时之序。”《道》曰:“圣人之道,以天地万物之道而论人之道,以人之道促天地万物和谐发展之道。”春季,万物始发,阳兴于表,分肉,人之表也。夏季,阳盛于外,病邪侵于分腠浅表,故取分腠。秋季,万物收敛,邪侵入经脉,故秋取经俞。冬季,天地收藏,阳气衰少,阴气坚盛,故取井穴以降阴之逆气,取荥穴以补阳气。天地如是,人亦如是。此尊道贵德,顺应四时之序也。

参考书目

1、李志敏 主编:《黄帝内经》,京华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 译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春秋】老子 著,止一 解读:《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4、止一 著:《“1+1”教学》,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