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记(四)重返母校

2023-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云中书诚

重走过去的道路,走进昔日的校园,一切熟悉又陌生。当我凭着记忆,去指认路两旁的建筑物,乡政府,粮油站,养老院,街市…是它又不是它的感觉。

从十字路口到校门口,大约500米。这500米的距离,自我走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走回。从十字路口右拐是回家的路,左拐是去学校的路,多少次在拐向家的方向时,我有过张望,冲动,想要上去看一看。今天,终于攒够了勇气和时间,我来了。

街市上的高楼比往日更多,却不见昔日的繁华,和记忆中的那份热闹匹配不上。乡政府变成了幼儿园,粮油站更显开阔,街市两边的低矮平房多数不见了,包子店,油条店,我也确认不了具体的方位。却发现街道拥挤了,变短了,从前明明要跑很久,很长很长的啊!不知是走过的路多了,还是期待久远了,记忆中不断美化的地方,除了感觉,其实早已都不是原样。

来到学校门口,校门紧锁,我隔着大门,望向里面,还是那栋教学楼,突然莫名的激动。沿着外围墙走了一圈,竟然是封闭式的了,通向教师住宅区的地方,再找不到缺口,溜进校园。看着红砖瓦房,我一一细数每个老师曾经的宿舍,陈老师的家,吴老师的家,王老师的家…只是如今这间房里,住人或不住人,都不会再是以前的他们了。

我不甘心,又回到学校大门口,发现保安站在门外。我走上前去试图商量一下,能否进去校园看看,给出的理由是我曾经是这里的学生,毕竟怀恋的情结一般都是会让人心生感动的。保安很随和,爽口答应了,我连声说“谢谢”,蹦跳着跑了进去。校园干净,整洁,我顾不得欣赏,径直冲向教学楼,奔向我的那间教室,想要借着熟悉的座位,忆起那个扎着小辫,背着书包,上学的自己。

很可惜,未见排排座位,从窗帘的缝隙里,我发现教室变成了图书馆。保安一直跟着我,问我哪一年毕业的,家是哪里的。我1998年进入这里,2001年从这里毕业,一晃是二十多年的光景。那时我十几岁,是个孩子,如今身后的儿子已十来岁了。

绕过最前面的教学楼,来到后面,记忆中的红砖教室不见了,晨跑的土路操场已经换成了橡胶跑道,新建的教学楼,教师宿舍楼,没有储存进我的记忆。都在变,唯剩下一堆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那些年在长满草的操场上,和同学一起,沐着晨光,迎着夕阳,背语文,背历史,背政治…如今同学去了远方,知识交给了风…

站在教学楼前,我有些恍惚,仿佛听见了铃声,看见了奔向教室的自己。讲台上,政治老师的小酒窝,地理老师的近视眼,物理老师的小嘴巴,化学老师的好身材,都在此刻清晰。语文老师的板书还没有擦掉,我埋头,认真做着笔记。写着、记着,我从座位站上了讲台,虽不是同一块黑板,我却与他们,书写着相同的人生。

“妈妈,你看好了吗?”儿子催促我离开,嘴里嘟囔着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是的,这座校园,朴实、低调,可给予我的却是最奢华的东西—知识,友谊,奋斗。它于我特别,特别在,它装载了我的一段青春岁月,这段岁月,忘不了,回不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