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婚姻家庭篇婚姻育儿

学习的天赋:为什么别人总比我们学得快?

2018-04-02  本文已影响24人  好奇动物

“努力”绝对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我们是听“铁柱磨成针”的故事长大的 ,也都明白有志者事竟成这个道理。我们文化如此强调努力的重要性一个原因是国家经历了多次的改朝换代,每一次战争带来的毁灭都需要老百姓来承担,他们不得不从头开始建设自己的生活。因此,在那些内忧外患的年代,努力是宝贵的品质,需要格外强调和宣传,这样个人乃至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很多人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满足,因此那时候普遍的需求就是生存下去。改革开放初期,面对百废待兴的市场,很多普通人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那时,他们只要能生产出能用的东西就可以,解决消费者对功能性的需求即可。当人们诸如衣食住行这类显性需求还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努力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敢于抓与机遇并努力实践的人都获得了很好的回报。

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带动了人们整体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进而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传统经济来满足我们的显性需求。很快我们的显性需求基本被满足了,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一旦基本的安全和生存需求满足后,人们就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了——人们希望感到有价值、感到被重视、感到快乐、感到幸福,这就是人们的隐性需求。

而这些隐形需求往往不是直接能问到的,甚至消费者自己都不清楚,只能等到一个善于观察、感情细腻的人把产品放在他们眼前,他们才会惊叹:“原来这才是我想要的。”福特汽车和苹果手机都是如此,当时已经存在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如果福特和乔布斯提前做市场调研的话,他们一定会生产更好的马车和更灵敏的键盘手机。

那么什么才是满足人类隐性需求更好的手段呢?自然是科技:科技的去中心化的性质,注定了市场才是决定技术成败的唯一标准。如果技术不能更好的解决人们遇到的问题,它就注定被能更好解决问题的技术替代。换句话说,只有同时满足显性需求(功能)和隐性需求(体验)的技术才能存在。因此,技术和隐性需求天生一对。

然而技术也有自己的特点,科技的发展遵循下面这条曲线:萌芽期的技术只在极客和技术专家群体中流动(边缘地带),随着技术的成熟慢慢会达到一个期望的热潮,仿佛这项技术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但人的欲望的增长速度总是高过科技的发展速度,人们过高的期望和科技发展的缓慢让人们热情消退,这时候它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最后,当技术发展更成熟并且找到了更合适的商业模式时,这项技术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期。

所以,当我们普通大众注意到某个技术的时候,该技术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指数型发展曲线。根据曲线,我们可以总结出科技发展的两大特点:

①一旦进入大众市场,这项技术已经成熟,并以指数型曲线发展;

②科技创新来自于我们视野之外的边缘处,因此未来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这两者特点决定了未来社会残酷的现实:我们必须以极快的速度学习,同时需要掌握更多的科学原则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马太效应

在互联网普及前,一本小说只能通过渠道和店铺进行实体销售,因此排名前几的畅销书作家收入差距不会很大。互联网出现后,电子书开始在网络中蔓延,好的书籍拥有了更好的口碑,更好的口碑带来更多的读者,于是马太效应就出现了。排名前几的畅销书作家占据了图书市场80%的收入,而剩下的那么多作家只能拥有20%。

而且伴随着娱乐业的发展,出色的畅销书的拥有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或游戏的机会,这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一位作家的收入甚至能占领这个市场99%!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就是这样。

尤其是即将全面发展的弱人工智能技术,它会把人类工作中所有的机械系工作取代,从而让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变得更高效。因此,未来一定是极端马太效应的世界,你无法占领一个细分领域的前两名,你就注定失败。

综上,现在已经不是努力决定未来的时代,而是天赋决定未来的时代,你不能仅仅比别人做得更好,而是你必须比别人出彩十倍甚至百倍。这篇文章讨论的就是天赋。

天赋与刻意练习

要想在未来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我们就必须终身学习,由于未来的发展实在太快,我们必须确保自己学的也足够快,那么天赋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它可以让我们更高效更省力的学习。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用自己擅长的智能框架学习,在符合自己天赋的领域发展,会让我们更容易获得成功。很多人看过《绝非天赋》、《刻意练习》和《异类》这类强调刻意练习重要性的书籍,因此就有人认为天赋不如刻意练习重要。

可既然刻意练习这么有效,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因为有太多限制:

1、资源限制:因为人的时间有限、金钱有限;

2、努力限制:因为刻意练习很累,按照边际递减效应,练习2小时和练习4小时,可能效果一样了;

3、动机限制:因为刻意练习并不快乐,需要时刻自我激励。

仔细想想看,我们为何会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一方面它确实有趣,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也更轻松。畅销书作家古典老师对天赋和刻意练习有自己的见解,他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天赋把人领进门;

2、积极的态度促使刻意练习,让人成为这个领域的爱好者,但还达不到专业;

3、自主自发以及内在驱动地刻意练习,使得达到专业级别;

4、天赋使人突破专业,从专业到卓越;

 所以古典老师说在启蒙阶段和卓越阶段靠天赋,爱好者和专家都需要刻意练习。当然最后能成为大师级人物,需要再靠一点点运气。

综上,刻意练习和天赋相辅相成,天赋需要刻意练习才能最大化价值,而刻意练习需要由天赋带来的多次成功所驱动,最终坚持下去。 

多元智能

我们人类的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在13岁的时候达到最高峰,之后就逐渐停止发育。如果把人类大脑比作电脑的话,就相当于13岁的时候我们大脑的CPU性能就被固定了,为何人类这么复杂的大脑13岁就要把海马体限制住呢?难道记忆能力不是越高越好?原因就在于人类大脑的优势从来不是存储信息(记忆),而是运用信息创造性解决问题。人类13岁时发育成的海马体已经足够我们存储必要的信息了,而我们人类最该做的也是最擅长做的就是——利用现有知识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的解决某一个问题。

记忆知识从来不是大脑擅长的,计算机甚至铅笔都比人类做得好。利用现有知识更好的行动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我们认为重要的知识拥有足够的理解,这也是“为理解而教”的原则。

我们的智能框架注定了我们总是倾向于更好更快的理解一类知识(数字、音乐、图片),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在处理某类信息的时候会更高效和节能。根据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目前已知的智能框架有9种:

1. 语言 (Verbal/Linguistic)

2.数理逻辑 (Logical/Mathematical)

3.空间 (Visual/Spatial)

4.身体-运动 (Bodily/Kinesthetic)

5.音乐 (Musical/Rhythmic)

6.人际 (Inter-personal/Social)

7.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8.自然探索 (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

9.存在(Existentialist Intelligence,加德纳后来又补充)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图,实际上这张图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误以为我们可以每个人都能擅长这所有的智能,实际上每个人真实的智能天赋是这样的:

根据上图我们知道,大多数人只擅长1-2个天赋智能,当然对于达芬奇这种旷世奇才,我认为他拥有以上所有的智能,如果那时候有NBA的话,估计球技和乔丹不相上下。

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组合决定了他有专属于自己的擅长领域,也只有在这个领域内,他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比如下图中,甲最适合当歌唱家,而乙最适合当数学家。

最重要的观点来了:当难度水平较低时,人们的智能水平看起来水平完全一样!比如这时候你以下图中的难度水平考察孩子在语言、数学或音乐方面的智能时,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很优秀和聪慧。如果这时候你的孩在某一智能领域表现的很差,那就说明你孩子完全不用心。我们常听到的“你的努力还没有到拼天赋的时候”,就体现在这里,这个阶段的难度,只要孩子用心学就一定能学好,所以你会发现这时候找外教啊,上辅导班很有效。

但一旦难度上升,天赋的优势逐步显现,到了下图中的位置,你会发现比拼的不是努力而是天赋了。我们可以知道乙同学更容易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甲同学甚至老师说的数学内容都无法理解,更别提取得好成绩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学校内的应试教育,老师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和试卷这种考核形式注定了擅长应试教育的学生都擅长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我们以数学学习为例:

小学阶段数学的知识难度很低,完全达不到比拼天赋的时候,这时候稍微用点心就能提高成绩。但一旦到了初三和高中阶段,此时的数学难度已经进入了比拼天赋的时候,孩子会感到一种挫败感——即使再怎么努力成绩也无法提高。因此,此时提高孩子数学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孩子尝试其他智能天赋的学习方式,比如可以给孩子看看卡通教学视频了来激活孩子音乐智能、给孩子看一些图像的动态图来刺激视觉空间智能。。。可我们很多家长采取了完全错误的方法——给孩子报补习班。补习班老师和学校老师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一样的,仍然是刺激孩子的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自然不会有效果。

“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是一种更恰当的处理信息的能力,仍然用计算器的处理器来类比,比如一款处理器可以高效、低耗能的处理图片信息,那么我们可以把文字信息、音频信息转变成图片信息再输入进去。因此,当我们利用擅长的智能学习其他智能领域的东西时,我们需要把其他智能的东西处理成符合你智能领域的元素:比如一个擅长画面空间智能的孩子可以在实验室里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公式而不是在课堂里;一个擅长运动智能的女孩无法被送出字母表,但却可以用舞蹈自由地表现出这26个字母,而且还能用舞蹈表达一些短语。因此,我们可以把擅长的智能看做智能天赋+(类似于互联网+的概念)——将你的智能天赋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学习,不仅可以更高效,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我偶尔能看到一些揭露家长焦虑原因的文章,大意就是大部分孩子实际上都很平庸,可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非常优秀。这之间的矛盾很痛苦,不仅让孩子倍感挫折,也让家长深感焦虑。实际上这个观点本身也是错误的——每个孩子都具备1到2个优势天赋,关键是家长能不能帮忙探索到孩子的天赋。

如何应对自己不擅长的智能?

世界是复杂的,我们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超出自己智能天赋的事情,就拿学术圈来说,现在要想在学术圈有一席之地不仅仅需要科研成果还需要通过参加各种学术论坛建立人脉关系,这就需要一些人际智能。

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和拥有该智能优势的人合作,毕竟自我了解的过程也是找合伙人的过程——找到和你既能互补和天赋互补的人。其次,天赋的目的是在某些方面拥有独一无二的技能,但很多其他的技能我们只要做到不被它拖累即可——很多技能的训练完全没有到达比拼天赋的地步,只要努力训练达到普通水平即可。

认清自己天赋的目的不是让自己放弃,比如你知道自己人际智能最差,而是一方面让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人生的长板,另一方面是了解自己的边杰。在边界内做事,比如你人际智能较差,那么你尅训练来让自己达到普通水平,确保不被该技能拖累而不是放弃这个技能的学习。

因此,适当的放弃是很明智的选择,我们的目的是尽快找到自己的智能天赋而不是纠结于那些自己本身就不擅长的东西,了解自身能力的过程也是一种知道自己能力边界的过程:我们需要的是在边界里行走而不是超出边界!

如何了解自身的天赋

天赋主要分为智能天赋和性格天赋,前者目的是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学习模式,后者则是让我们找到自己擅长的职能:比如擅长音乐智能的你会从事和音乐相关的工作,你可以当歌手、作曲家、编曲者、或者学校的映月老师等等。为了明确知道自己到底从事什么职业,我们就需要借助性格天赋了。接下来我会分别谈下两类天赋挖掘的办法,由于自身能力原因,只知道下面这几个方法,欢迎补充。

多元智能框架

发掘天赋的方法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一件事情你有热情并为之努力了,但结果却不尽人意,那就说明你在这件事情上没天赋。”

不过,我们如何衡量一件事情的结果呢?我们长大走入工作岗位后,如果希望了解自己的天赋,就需要确定一件事情我们做得比大多数人更好。但每份工作都不相同,哪怕行业相同,岗位相同,也可能因为公司文化、办公环境和运气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所以走入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天赋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机遇——你有机会接手一个其他员工尝试了很多次都无法解决的难题,而你解决的很好。

因此,为了控制影响结果的变量同时得出客观的结果,HR在招聘和培训员工的时候可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设计一些题目,然后以相同的考核标准来找出谁做的最好最优秀,但即使这样样本总量还是太小了。所以,已经工作的人想知道自己的智能天赋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只能指望我们自己: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过去所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总结出共性。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的父母或朋友会主动记录下我们成长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再加上由于存在“认知偏误效应”,回忆本身就可能是错误的,所以这个并不是很靠谱的选择,但至少可以帮我们减少一些选项;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头开始,逐个天赋尝试——去报名兴趣班然后看看自己实力到底如何。

所以,你会发现成人了解自身天赋的成本太高了,多少人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尝试这些呢?所以说,智能天赋发掘的最好时间就是在中小学时期。

儿童的天赋挖掘需要靠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努力,但是核心还是家长,毕竟老师那么多孩子很难照顾到。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继续回到原来的图。

兼顾过程和结果

正如我说的,很多考核的难度水平很低,小学阶段满分也才100,考98分的人也许只是因为运气好,考58分的人也许只是昨晚玩游戏入魔了。。。那么到底如何判断孩子到底有没有这方面天赋呢?其实,虽然任务一样,结果一样,但处理器更好地电脑用的时间会更少。因此,我们需要观察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我们需要知道孩子在达到这一结果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和精力:他用了多长时间考了100分?他是轻松愉快还是眉头紧锁?

当然,为了更精确的找到孩子天赋,我们还可以提高考核的难度,让他们可以去到更高的舞台接受检验。就拿数学而言,我们可以让孩子接触奥数知识,并看他奥数成绩如何。

其他领域也一样,遵循“试错和反馈”循环:以100小时(1天2小时差不多就1个多月)为基础,我们可以让孩子参加每个领域下的兴趣班,观察他的表现并记录下来。如果达不到专业评委的要求(为了保证效果,这个评委最好是第三方),就说明不具备这一领域天赋。

儿童博物馆

儿童博物馆也是一个检测孩子多元智能的好办法,国外的儿童博物馆里的每个项目都是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而设计的。它秉承的一个想法是,孩子在没学习某领域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该领域智能天赋的孩子会学的更快,并且表现的更好。每个项目结束后,项目的负责人会给你一个分数,你可以知道自己在所有参与过该项目的孩子中表现处于什么水平。由于儿童博物馆参观的人数够多,具备足够的样本量来支撑它的数据结果。

转换知识点呈现形式

上面的两种探索智能的思路是根据8个主要的智能框架依次尝试,比较繁琐。我个人认为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思路:把同一知识用8个不同智能形式展现,然后考察哪种知识形式孩子最容易理解。为了提高精准度,你可以多选几个知识进行测试。

性格天赋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确实很难改变,但每个人的性格在不同的场景下是有区别的,甚至截然相反:一个在亲戚面前羞滴滴的孩子,在几百人的讲台上却豪放自在。所以,这样的孩子到底是内向还是外向呢?

一个人身上的某种性格50%由基因决定,50%有环境决定。因此,一个人如果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显示出同一种性格(比如:急躁),那就说明这个性格100%由基因引起。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调查问卷然后请父母、同事、朋友回答,然后把三种渠道下相同的性格全部记录下来,这就是你难移的“秉性”。

但对于那些在不同场景下表现不同的性格就另当别论了。首先每个人都受到自己的经历限制,很难知道自己隐藏的一些性格特质。所谓你不当将军,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能当将军?这可不仅仅是鸡汤,更本质的原因是你只有当了将军,进入了这个环境,一些隐藏的性格才能显现。当然,由于实际情况限制,我们没办法担当任何职位。因此,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测试:比如大五人格、MBTI和盖洛普优势识别器。从这些测试题中找到一些共性,还是值得参考的。

所以,你会发现人的成长也需要数据支持。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我们可以记录下这些行为作为孩子以后了解性格的数据库;同时孩子成长中也会遇到各种新事物,他们热爱学习也善于学习,在从0到1掌握新事物过程中,家长必须仔细观察并记录孩子表现出色和不足的地方,这些则是孩子以后了解自我天赋的数据库。

当然上面所有的方法都是从理论推理出来的,但现实是如此复杂,个人是如此不一样,我们更需要从实践中不断尝试而不是纠结于高屋建瓴的理论。如果把我上面所有的内容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多尝试、多记录、多思考 ,仅此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