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所谓天才是这样练成的

2018-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晨长进行时

大家好,今天晨晨和大家共读一本书——《刻意练习》。

01  1万小时法则

你是否曾被6岁即开始作曲的莫扎特所吸引?你是否曾被仅用一根琴弦演奏的帕格尼尼传奇所震撼?你是否被体育医学等领域高手的高超技艺所折服?

每每看到他们的过人之处,我们总会不禁赞叹他们是所谓的天才。

但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惊人才华,真的是天生的吗?我们普通人有没有可能习得呢?

有一种解释称“1万小时法则”:即如果在一个领域练习1万小时,就可以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

但这个理论显然有两个bug:

一是不同领域所需要的练习时间可能不同,有些短,有些长,1万小时理论显然站不住脚。

二是如果只是重复机械地做一件事,而不去思考或者着重于突破阻碍进步的地方,即便练1万小时甚至几万小时,都毫无意义,就好比很多家庭主妇做了十几年的饭,但依然成不了厨师一样。

那所谓天才又是如何练成的呢?我们和天才之间到底差了什么?

答案是刻意练习。

02  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有几个特点:

需要有特定目标,目标可拆解为可衡量的细小目标;

所要学习的领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训练的强度和难度要在舒适区之外;

在练习的过程中有反馈,应对反馈努力进行调整;

着重关注过去获得技能的某方面,尤其是突破瓶颈;

需要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并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的理论可信吗?

众所周知,世界上几乎没有哪座城市可以像伦敦那样使GPS系统陷入混乱。伦敦城的主干道,相互之间形成奇怪的夹角,环形交叉路和“断头路”随处可见。对于游客来说,环游伦敦最好的方法是让出租车司机把你带到想去的地方。

那为什么出租车司机可以做到对伦敦的道路建筑了如指掌呢?

伦敦大学学院的神经系统科学家埃莉诺·马圭尔曾对出租车司机进行了迄今为止最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出租车司机的大脑中海马体后部要比公共汽车司机和普通人的同样部位大得多。

伦敦出租车司机的申请者们要花上数年时间将伦敦的大街小巷全部熟记于心,只有通过复杂测试的申请者才能成为出租车司机,而公交汽车司机则常年沿固定路线行驶。

通过数年的训练,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后部已经被训练的足够强大,就如同运动员锻炼自己的肌肉一样。

你也许会感到惊讶,但细想这也很正常。

人类的大脑有无限的适应能力,我们的身体也总是趋于稳定,只要你用合适的方法训练,为了适应新的强度,身体会进行重塑。

挑战越大,身体的变化越大,超长时间的训练可以发展大脑或者身体中的某些部位。

(长时间看书、看电脑的我们会得近视也是这个原因,病理情况下心脏为了满足人体需求而发展成心肌肥大亦是如此。)

这便从理论上科学地解释了通过刻意练习变成天才的可能。

03  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和普通练习的不同在于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它可以帮助你有效的避免短时记忆的限制,迅速处理大量信息,你可以随意调用长时记忆。

心理表征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信息的规律,解释信息,组织信息,制定计划,高效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3F法则”创建心理表征: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

简单来说就是在练习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将任务分解成一些小的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建立反馈机制,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解决它们。

当然,除了刻意练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之外,刻意练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投入的时间要足够长,而能够持续投入时间精力去刻意练习的强大动力也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如果仅凭意志力很容易放弃,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人很有意志力,不过是在看到他们的成就之后的一种事后评价。

当你想要放弃时,有两种策略帮助你保持动力

强化继续前进的理由:取得阶段性成功时给自己适当的奖赏,利用外部的奖励评价反馈等。

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一定要保持充足睡眠;前期在外界诱惑和练习阻力巨大的时候,可以考虑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练习时间以此来增加专注。

晨长卡2018

人类的大脑有无限的适应能力,我们的身体也总是趋于稳定,只要你用合适的方法训练,为了适应新的强度,身体会进行重塑。

刻意练习和普通练习的不同在于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它可以帮助你有效的避免短时记忆的限制

“3F法则”创建心理表征: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


今日互动

晨晨在想近视是否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在一定程度上逆转?

关于刻意练习你有哪些高见?

欢迎来留言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