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视界167|君子做官,到底是为个啥
孔子周游列国,在离开叶地返回蔡国的路上,遇到了长沮﹑桀溺两个“隐者”。孔子被两个人“教训”了一顿,然后孔子说了“鸟兽不可与同群”的话。
接着,大概子路去办什么事情了,与孔子走散了,或者落在后边了。子路遇到了一个农夫,于是又有了一段对话。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18·7)
子路问:“请问老丈,你看到过我的老师吗?”
老丈说:“你们读书人啊,手脚不劳作,五谷分不清。我不知道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丈干完活,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还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见其二子焉”的“见”,通“现”,出来相见的意思。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者啊。”叫子路回去再找找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离开那个家了。
后来的一段话,《论语》记载是子路说的。
子路说:“老丈你不出来不做官是不对的。你现在仍然维系着、遵守着长幼之仪,说明你知道长幼之节不可废。但君臣之节就可以废吗?你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道不能通行天下,我知道了,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人去当隐者,而不行君臣之义。”
这段话,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老丈不做官而当隐者,是不对的,是不行君臣之义的行为;二是老丈当隐者,还和儿子们住在一起,仍然行了父子之仪,却抛弃了君臣之伦,是乱了“大伦”;三是君子做官,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四是大道不能通行天下,就是因为像老丈这样的人,不去当官,不去践行义的原因。
通观《论语》全篇,孔子说子路“仁不可知”,也就是说子路还没达到仁的标准,因此,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参照孔子遇长沮﹑桀溺的记述方式和语言风格,这段话应当是孔子说的。也许,后人在编辑或者抄录《论语》的时候,误把“子曰”抄成了“子路曰”。
另外,齐景公向孔子问政的时候,孔子虽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12·11),但显然这是对上位者说的通行的理论;对于隐者的态度,孔子也并不是强调一定要他们出来做官,行君臣之义,这从孔子遇长沮﹑桀溺说的“鸟兽不可与同群”也能看出来。因此,这段话,也许本不是孔子说的,是后人把自己的理解加入《论语》了吧?用专业术语说,就是“衍文”。
《史记》在记载这件事时,在孔子遇长沮﹑桀溺后,只作了如下记载:
他日,子路行,遇荷蓧丈人,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复往,则亡。
《史记》关于孔子的很多记载,是来源于《论语》的,但《史记》并没有采纳“不仕无义”一段,说明司马迁在这个问题上也是不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