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感悟

一个学渣对金匮和伤寒的乱想

2019-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宇智博

段一:大前提,好好学习,好好上班,打实基础。在有限的时间内,挑选出经典的书,认真仔细反复弄懂。存好心做好事,这样你就会碰到好的人,教你善的知识。碰到与之有冲突的人或事,要学会保护自己,建好屏障。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说:民众当下适合的,放任民众去蹈行、践履;民众当下不适合的,放任民众运用智慧去创造、创新。”(我站这个解读)

此文感谢对我帮助的老师同学和网友

段二:导入 

      以前我十分纳闷,为什么达芬奇和特斯拉这么牛逼?智商高是一个方面,对事物的观察,整理分析是另外一个方面。所以最强大脑的水哥说过人人都是最强大脑。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往往用的是直觉思维,因为人性是偷懒的。其实知识是一通百通的。很多学科的底层逻辑都是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影响的。如果有幸可以知道底层逻辑的底层逻辑,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一通百通?

    在我心目中金匮伤寒这两本书是非常神圣的。作者张仲景在他的原文中说道如果可以懂一半的话,就已经很厉害了。

      一个感触:如果要读懂和读好中医。需要有哲学和易理的基础。因为自然规律本身没有语言,哲学和易理充当了语言的媒介。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懂”

    学习看书是一方面。我觉得有的时候,你看到一朵花,或者谁跟你说了一句话,也许就会触发你的某种认知。即使没有在当下出发的话,过一段时间,甚至过个几年,你突然回过头去一看,原来是这样。毕竟我们的大脑没有百分百被开发。

      当然,知识和哲理都不是乱想想的。要有严密的逻辑来反复的论证

    这个时候让我们来想想综艺当中经常会有的一个小游戏。传话游戏,第一个人知道所有,后面的人传着传着就乱掉了。因此,正确的理解想象验证非常重要。理解上一个没说的话,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去验证是否符合逻辑和目的。

    当你可以把一件事情解释给任何一个人的时候才是真正懂得的时候。这篇文章我写了好几天也没有理顺就是说明我没有真正摸清。写出来就是当下一个记录,方便以后查找思路。

   

      学习群的一位群友提点了我四个层级,同时存在是中医思维的高级之处那就是:哲学,知识,常理,现象。理解这个需要有中医的基础。

我找来下面这段话,有助于各位非中医专业的人来理解。

《周易》里有句著名的话,叫做“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以下引用自网课孙亚飞的话)“我们可以把“形”,理解成我们面对的现象。。。。化学讨论现象和本质,在它们之间寻找关联,关注的是“形”本身,所以是“形而下者”。

物理求原因和结果,有一个结果,就一定要找到一个原因。

物理更符合“形而上”,化学更符合“形而下”。

比如,物理会用波长来解释绿色。但化学,更多地关注绿色这个现象。

化学家道尔顿就是红绿色盲,也是第一个发现这种现象的人。红绿色盲的存在,说明同样的波长,对于不同的观察者来说,现象并不完全一样。

换句话说,波长是本质,绿色是现象,本质是现象的原因,却不导致唯一的现象。”

段三:讨论后的记录总结和反思

这句话是很重要的一句,我认为。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金匮)

跳出伤寒这一块,疑难杂症怎么办?

看这个图片,按照五行的规律。肝不好,木的能量就会减少,那么火的能量相应的就减少。所以补用酸助用焦苦。第3句是我没有想通的地方,是刚好因为火传土吗?还是因为喝汤药先调脾胃?

一个学渣对金匮和伤寒的乱想

本来也有考虑过,从补肾的角度去看。但是从补肾这个角度是有缺失条件的。因为木不足,我们可以推测火不足,但不确定水。因为有可能是水不足,也有可能是因为水的通路被堵了。所以在治疗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是以疏通来治疗的。比如我的老师就叫我,如果一个人有一个病非常长时间了,各种办法都是治不好,那么就要尝试一下使用丹参,从化瘀的角度来治疗。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改善能量通道的畅通。通道又分为气郁血瘀和湿郁等等。

同理可得,如果是肾不足我会先补先补肾补肝。然后兼顾调理脾胃。如果长时间也不见效的话,看看是不是从改善内循环化淤的角度看。

主流对伤寒的理解。从表到里,少阳半表半里。从这个层面在讨论。人是一个球的话,太阳是表,阳明是球里的一个柱子从嘴巴到肛门。。。。。

我觉得既然医易同源,为何不是从易里节气来思考。

一个学渣对金匮和伤寒的乱想

冬至为阳气发生的起点。如果从出生为纯阳,死了纯阴(见我上篇胡说八道),长寿是逆时针操作。那么伤害六大类说的时阳气的存量问题。就是太阳是体内阴阳平衡度改变不大的时候,外寒侵袭。阳是体外阴阳传变入里。同时也符合大的易理分类。逻辑上下都是通的。而比较严重的病一般都是体内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体内阴阳的缺失,所以疑难杂症或者是病入膏肓的。名医大家,很多都是扶正为主。扶正扶到什么程度呢?书里也有原文,就是说补到脾胃气恢复。

    这个在讨论的时候,我脑洞了一下,因为中药是除了针灸,汤药都是要从胃肠道吸收。当然这也可以从五行上去解释,我们还没有想通。

    所以很多药方都是会有红枣和甘草。这是从补土调理胃气方面去看的。开个玩笑,如果你学好中药的补益药就可以当半个医生了。当然补的话会要有一个度,我觉得就是以阴阳为界。少阳以上的阳气存留,攻泄气,内里平衡失调就要补了。补的时候也是要讲究阴阳平衡的。

    如果要验证的话就要去看,从太阳到厥阴,经方用药的阴阳比例。比如中医回阳救逆都是用了大量的阳药。但是在阴特别不足的时候,如果用大量的羊肉就相当于灭火的时候,直接就把阴给灭了。《老中医》电视剧男主角救第1个病人的时候用的,就是一张平补的方子。补很重要,补也要讲究度。

    然后关于药方就是,金元4大家的其实是有疏漏的。相当于是截取了前人的一些经验。所以唐方之前的特别经典。基本上如果熟悉吃透唐方的话,也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医生了。通过大量的比对和分析。去挖掘背后的逻辑基础。所以我们要抄方,要整理要比对。还要去看书,去看医案。唐方药量是比较多的,而经方的话药量一般都比较少。这个可能和经济的发展有关系,因为唐朝发达嘛,可能和现在比较类似,一个人会产生复杂的各种情况。所以唐方比较像现在的方,会有很多药。

    刚去抄方的时候,我的老师金国梁教授,让我先背会12字原则:扶正为主,适时攻邪,随症诊之。我的老师,我老师的老师何任大师之所以会对扶正如此重视,必然有深意。以前我只知其肤浅之意,现在通过学习金匮和伤寒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有一种不懂的时候果然是too young too simple的感觉。

    中医最大的观念,整体观念。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尽可能的联系其他的各个层面。通过已知的自然规律来进行调整。

段四:其他的点

二十四节气是12个月的阴阳。

地支(12生肖那个)也分阴阳。地支对应的时间和五行是有对应的阴阳关系的。

一般来说,人的内侧是属阴的。我们的手心其实也是属阴的,但是我们的手心正常是应该热热的,这就符合阴阳双鱼图。阳的鱼那边有一个小小的阴。那么手心就是阴的鱼那边小小的阳。如果你的手心是凉的,那么这个阴阳肯定是不平衡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