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干家务活给报酬还是不给?你的决定很重要
洗衣服,1块钱
拖地,2块钱
收拾玩具,1块钱
拿快递,1块钱......
这是否是众多家庭和孩子斗智斗勇后,采用的主动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中的“零花钱计划”?
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凭劳动赚钱,所有提供赚钱的途径给孩子,但如果这样发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插图:电影《人狗奇缘》
01
一直记得一个外国故事,讲的是一群小孩总是偷偷的到邻居家花园踢球,把花园弄的乱七八糟,主人用各种办法都治不了这群娃,一天,他在这群娃又翻进院子后说,以后你们每天都来我这里踢球,踢够1小时,一人给1块钱。
小朋友开心不已,有的玩还有报酬,这么好的事情,棒极了。
这样,孩子们开始每天定点在邻居花园踢球并获取报酬,过了一阵,花园主人突然消失了二天,这二天他们没有得到任何报酬,无精打采的他们在第三天看到主人后,大叫:“你这几天为什么没在,都没给我们报酬。”
主人说:“孩子们,我再也不会提供报酬了,但是照常欢迎你们来踢球。”
孩子们可不干了,再也不来踢球了。
这位花园主用给报酬的形式让孩子们远离了自己的花园,但反过来想,用钱来促使某个行为,最终的结果有时可能是把双刃剑。
02
作为家长来说,孩子稍微大了一点后,就开始思考培养孩子的金钱观,是否给孩子零花钱,怎样给零花钱是个问题,而且,给了钱后,孩子怎么花,是否有安排有计划,也是头疼不已的事,毕竟,自控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我在昨天分享的《孩子乱花零花钱,怎么办?》 文章中提到了自控力和零花钱的关系,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看看。
回到今天的话题,用钱推动孩子主动参与劳动,用钱交换孩子应尽的义务,付钱让他去做本就该他自己完成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你给他5块钱要他把作业做完,可能他灵机一动,付2块钱请同学帮忙做,家长先把孩子应尽的义务用金钱量化进行交换了, 孩子这样举一反三进行模仿(其实挺聪明的),最终的结果可能让家长气愤不已。
但其实这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和喝水、吃饭一样自然的事,如果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引导ta,家里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家务要做,每个人都需要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人一旦需要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他就会去思考怎样能把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更有效率更好的完成。
雯雯说
所以假如你希望让孩子对自己负责,而不是自私自利,那就不要用金钱去交换孩子应尽的义务。
希望各位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泰戈尔这首诗描述的一样: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Tips:看后觉得内容有用,欢迎转发给你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