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更计划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14-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2021-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幺拐妖怪


三【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9.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在幼儿阶段,孩子最需要的是爱,而不是知识。

最重要的客体就是父母,而这个客体关系,主要是指一个人内化的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它基本在一个人五岁前完成。

这个客体关系有三个部分:“内在的我”“内在的爸爸”“内在的妈妈”

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时的情境与幼年时期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情境基本一样。

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比较健康,那么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时也会比较健康。

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不正常,那么我们长大后就难以与别人健康相处。

用一句老套的话来说,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做父母的,总想着要“教育”儿女,培养儿女的素质和能力。小时候我会觉得父母的教育很宝贵,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面对,我要学会体谅父母,我要学会独立。

很多没有得到比较好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却能屡屡突破各种限制,最终获得事业和家庭上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在他们童年时,父母与他们的关系非常健康

我觉得童年时期父母和我的关系也是很健康的,所以才成就了现在的我。

父母分三种:

第一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批评你;第二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忽视你;第三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

10.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

家长们总是喜欢用“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好像这也是教育的一个实质。

但是很少有家长能够彻底贯彻“孩子逐渐长大,看着小小的他,只希望他开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的观念,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变高了,不再满足于孩子开心就好了,他们普遍抱有一个成见:孩子要么在巨大压力下成为卓越人才,要么终日无所事事而成为庸才。

马丁纳讲到,快乐有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无条件的快乐

第三个层面的快乐,并不容易活出。尽管有些父母能够给予孩子一些无条件的爱,但整体上,几乎没有谁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如此丰厚的馈赠,从小就彻底沉浸在无条件的至乐中。

家长们需要反思一下,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01-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02-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03-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04-妈妈是婴儿的镜子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05-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06-溺爱的心理真相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07-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08-痛苦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09-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10-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11-考试瘾比网瘾更可怕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12-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13-家有失败留学生怎么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