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种性制度

2018-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托尼东

最初有两个种族,白皮肤高鼻梁的和黑皮肤低鼻梁的,白皮肤的看不起黑皮肤的,两种族战争了多年,最后黑皮肤的成为了奴隶,奴隶制度在印度延续了几千年。

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由高到底区分 。

1婆罗门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2刹帝利是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但刹帝利100岁的人见到10岁婆罗门人都需要恭敬参拜,可见各级制度的森严。

波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的统治阶级。

3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4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各个种族,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婆罗门僧侣宣扬,把人分为四个种姓完全是神的意志,有制定很多法律法规。

相传有一个男子是首陀罗人喜欢一个犬舍的女子,两人相爱,但是男子把想法告诉父亲后,父亲说这是万万不能的违反神的指意,男子最后闷闷而死。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