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互加之旅陕州在行动-青椒计划教育故事青椒计划中学文科

一张大课表盘活了即将消失的村小

2018-08-02  本文已影响1250人  三门峡752蔡淑棉
融合后的大课表

在去年暑假以前的三年,城村学校一直是三个学生,三个老师。杂草丛生的,大杨树密集的校园,让人感觉十分的荒芜,死气沉沉。

暑假过后,原有的三个学生转走了一个,新一年级经过几个老师的苦口婆心的做工作,又招进十三个。同时又调进几个教师,就这样六名教师,两个年级,十五个学生的城村小学准备慢慢恢复。

课表是从别的学校借来的标准课表,但是里边的科学,书法,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等只能是摆设了,给教师分下去了,通常也被上成语文、数学了。原来教英语的王老师退休了,没办法,只好做工作让教数学出身的蔡雪琴老师顶上去。(她早在十多年前的暑假培训过三天,代过几天三年级英语课。)

刚开学的几天,有老师说课安排的太多了;有老师说,美术课不会画,教不了;雪琴老师一见面就说,下年再招教师一定先考虑招英语教师,教着太费劲了……众多的问题让人一筹莫展。

我们知道青椒计划,却不知道有网络课,虽然也上过一节《同绘一幅画》却不知道这种课每星期都有。

终于,在寒假深入了解了青椒计划,互加计划,知道了还有个大课表,对互加计划的概念日益清晰。农历正月十一,陕县青椒学员线下集合,赵琼琼的话让我更加坚定信心要跟大课表,下午回来,王恺老师就催促我融合课表。

入职以来第一次盼望开学,盼望使用大课表。

3月3日,一开学,我们就开始准备上网课的设备,一台小小的笔记本承载着十五个孩子的梦想。声音太小,把笔记本和音响连起来,内置设像头不清楚,就找专业人员给调整成外置摄像头……诸多的不顺利也阻挡不了我们上网课的强烈愿望。

3月5日的开学典礼后,我们开始疯狂地上网课,手忙脚乱的我满校园穿梭,这个教室出,那个教室进,感觉哪节课都好,哪节课都想上,孩子们频频出现在视频上,真的被网课牵着鼻子走了,但身不由己,这些课实在是太好了。王恺老师不断提醒我,得冷静点,要处理好线上线下的关系。后来安妮老师和丝丝老师也发现我的这个问题了,还专门找我谈话,我迫不得以,把课表又进行了调整,忍痛割爱,去掉了几节。――大课表,一旦接触,便爱不释手。

就这样,我们的彩虹花晨读让迟到的现象自然消失,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快速提高;夏加儿美术让孩子们对美术有新的认识,美术课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外教英语课上外教老师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五年级两个孩子的口语水平突飞猛,更重要的是让韩宇博找到了自信;韵律舞蹈让学校顿时有了生气……教师们教学热情空前高涨,孩子们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师生精神面貌有很大改观

可爱的孩子们

高淑娟老师有课没课都喜欢在教室和孩子们在一起,一见人就喋喋不休的说着孩子们的可爱与变化,再也不说给她分的课多了,再也不说美术课不会上了,再也不说班主任不会当了。蔡雪琴老师不再坚持非要换专职教师了。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解决排课难的问题

期末考试,我们在忐忑不安中渡过,成绩出来了,才长出一口气:一年级语文数学均排中心校第二;五年级语数英,分别排第一,第二,第一!五年级两个孩子的英语一个98,一个97!惊!惊!惊!――成绩优异

去年招生时几个老师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去找学生,招了10个(开学后又来了三个不够年龄的)。今年的招生工作,我们只是在广播上播了几次招生简章,截止放暑假,报名人数已超过20人。新三年级和五年级还有学生想要转回来,因为师资原因现在打算今年只招收三年级插班生。更可喜的是,看到学校的变化,高淑娟老师说下学期把要上六年级的儿子从县直学校转到我们这里来。――招生问题有转机

这个学校在几年前学生并不少,因为种种原因,学生陆续转出,教师也纷纷找门路调走。今年这个学校又成了香饽饽,好些教师想调入呢,我们当然得把把关,挑选积极上进,教育理念先进,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教师进来。――师资力量得到改善

经常有一些不常见面的同事问我现在在哪个学校,我说城村小学时,他们一副惊讶的表情:城村不是都没学生了吗?我开玩笑的道:我们去了,就有学生了,已经在慢慢恢复了。

说笑归说笑,做家长的工作难度还是有的。不过我们坚信,借青椒计划、互加计划的东风,城村小学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