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语文字゚灵感💋💿抒写情怀🍸

童话的咒语

2019-08-17  本文已影响20人  sea芙

远古晚期宗教似乎集体患上了一种缄默症

沉默的朱庇特:“inter coelicoals fabula muta taces.”

宗教神话中的形象仿佛被施咒语

无形之中

开启了言语与沉默之自由切换的

竟然是我们陪伴我们成长的童话

是安徒生还是格林兄弟

最先开启了童话世界的语言之声

在童话世界中

那些离开纯粹沉默而启动语言的动物

开始如人一般自在从容

讲话的母鸡,下金蛋的鹅,还有拉钱的驴。

被我们视为平常的动物语言

但在动物开口说话的一瞬间

是基督教世界观中却是不寻常的一刻

据说,那是基督诞生之夜的时刻。

而童话世界中拥有语言力量的动物再次失语

却不是人类任性的主观艺术创作的结果

当动物进入基督诞生的马槽之时

《马修圣经》这样描述神童降生与动物四目相对的场景:

“牛认识它的主人,驴认识主的马槽。”

耶稣降临的马槽成为解除人与动物关系之魔咒的重要场所,

圣安布罗斯最早关注到

神童降生的啼哭,

与一旁认主啼叫的公牛,

在历史瞬间形成的默契。

似乎下一秒,

如果公牛开口说话,

或者神童可以莲步生花,

都不足以诧异。

童话的咒语

使得马槽成为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之界临

人回归到一种可以与动物相通的灵性,

而动物获得超越其生物本能的神性。

所以,

现实世俗的人儿,

也许始终都是自诩远离了马槽的沉睡者,

我们是行走在大地上睡着的人。

如果说人在童年拥有童话的特权,

如睡美人一般,

享受咒语之下无忧无忧虑的睡眠,

然而现实的我们不复如此,

陷入活生生的世俗睡眠之中,

所以浑浑噩噩,也是另一种不舍昼夜。

正如17世纪活动马槽建成之时,

巴洛克关于牧羊人走路的寓言,

重现了《原始雅各福音》中约瑟夫的姿态

“我,约瑟夫,在走路,我没有走路。”

这何尝不是我们现代人的情状呢':

“我,在努力,我没有努力。我,在生活,我没有生活。”

意欲何为?

按基督教传统,

末世来临新的马槽将照亮时间,

而人与动物如果在末世再次相逢,

人再次应咒语而失言,

而动物,

会为了唤起人性再次开口么?

长大的我们,不是不相信童话,

而是耽惧,

童话对我们施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