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恒美——连环画里寻人
每一粒星芒,各有殊胜,因宇宙浩渺无边,星繁如尘,是而微淡。
若某人偏就留意了某粒微光,那星辉就有了别样的绚美,于某人的胸臆间灼灼其华、锋芒独绽。
和许多人、许多作品擦身而过,本以为都是路人甲的关系,却在之后某一日,突然间无比回味、无比怀念……
知,缘由何起,苦,念无从灭。
图片来自网络当我再次向少年们嫌弃分格漫画在日式量产技术的影响下,画风单调、雷同与死板时,不免又一次缅怀儿时的连环画。
圖片取自網絡儿时连环画的绘制者如今都是有口皆碑、集众长于一身的名人大家。有的通音律,有的擅书法,有的工笔、写意随意挥洒,有的熟经史、知典故,有的精通西洋画法……不同艺术涵养令他们的画风技巧呈现不同手法与创意,令作品各具韵味。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连环画里情境分明了然,角色塑造各有特征,读文看画,妙趣横生,兴致盎然。
说到早期的国产动画《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咤闹海》、《天书奇谭》和《九色鹿》等等,都是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场景、人设都出自画坛高手笔下。
圖片取自網絡当年的大师们并非自由艺术家,可待价而沽。他们大多都是国有单位里普通的工作人员,这些作品基本就是他们的工作任务。他们将满腔的创作热情,全部付诸于这些“商品”里,心血之作,必然经典。
圖片取自網絡但现在的孩子,将这些画风各异、技法不同的表现形式弃如蔽履,他们更喜欢时下主流市场推崇的日式漫画。中式动漫多在插画市场或挤出一席之地。
我尤为怀念的是一位画风迥异的作者,他的风格和平时所见的工笔、素描、版刻大不一样,同样是线描,用现在的话说,呈现的角色却十分“呆萌”。《西游记》中我最不喜欢的是角色是又贪又懒又馋的猪八戒,可是那作者笔下的猪八戒憨掬有趣,忸怩可爱,半痴傻半俏皮的小样,令人想像“猴哥”一样,揪着他的耳朵,喊一声“呆子”。
圖片取自網絡他笔下其他角色也同样非常趣致,深得儿时的我喜爱。那时,不会默绘,却因大爱,而在心中暗暗跟着画面勾勒,为此留有印象。
年幼也不曾想着留意绘者姓名,及至后来每每想起,颇有些懊恼。间断地在网上搜索过,无名无姓,仅仅是靠对一种画风的印象,实在很难搜索到。
圖片取自網絡某个夜晚,不知从何而来的韧劲,发誓一定要把那个作者给找出来。而留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仍是那猪八戒。
没有别的线索,我只能去找《西游记》的连环画版本。害得昨天还在文章中发誓再也不熬夜的我,却因为今天实在是不想放弃寻找又食言。
几十个版本的《西游记》我抄下不止二十个作者(绘者)的姓名,一一打开搜索他们的资料和绘画作品,满怀期待的从华三川到张光宇、钱笑呆、胡若佛、顔梅华、郑家声、陈光镒、安韶、于化鲤……从似是而非,到完全否决,我依然充满期待;从《小西游记》到《西游漫记》到天津人美出版的由十人分画的《西游记》,我始终因为那不够百分之百的呆萌气质而继续……
终于我发现某个版本的封面和我的记忆有些微重合,一套书七册,作者:邓柯。
圖片取自網絡 圖片取自網絡电子版的小人书画面所呈现的画风和我记忆中的印象完全吻合——当下呕血,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急忙搜索关于作者“邓柯”的资料,却发现用这两个字搜索出来的是同名乐评人,用“连环画邓柯”搜索出来的竟然是满屏的“孔夫子旧书网”。
这零星的资料真的让人透心凉。
虽然我也喜欢刘继卣、张光宇、戴敦邦、贺友直等等数不完的名人大家,但对于一个仔细研究生活、创造自己区别于传统连环画表现手法,轻松诙谐又不失严谨构图与造型的开创者,我多少会觉得他的成就与名望不对等——这是专攻术业、无心名利的结果?
和其他版本结集众人共同创作不同的是,人美出版的《西游记故事》全七册由他一人绘制完成,因此在收藏家眼中,尤其难得。想来是因当时他的表现手法独特,不像传统绘画造型那么容易临摹、容易统一?
圖片取自網絡当然,作为前辈,作为上个世纪为我们提供精神粮食与娱乐的艺术家,他在连坛那个圈子里不可替代的地位依旧存在。
圖片取自網絡他那如清流一般的作品,在那个灰色黯淡的年代注定会吸引一大批读者的热爱,就像吃惯油盐酱醋的复合重味,突然出现了一盘酸爽清甜的色拉,令味觉惊奇而欣喜。
圖片取自網絡无论是历史长河还是当下社会,像邓柯这样具有探索精神且才情卓越却仅声望有限的方家非常多,或因机缘未满,或因旷宇星繁,其辉光只限一隅,却依旧恒美。
若有某人偏就留意了这浩渺宇宙中的那点微光,那星辉就有了别样的绚美,于某人的胸臆间灼灼其华、锋芒独绽。
感谢网络,助我找到儿时所好。
感谢邓柯,以其诙谐、欢快、俏皮的画风啓蒙与滋润了我的童年。
圖片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