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通才”如何突破现代化的铁笼

2020-06-21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山鼠

《通才:如何在专业化的社会取得成功》(Range: Why Generalist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可以说是今年所读过最具洞见的书籍。结合刘擎老师在《西方现代思想40讲》中关于马克思·韦伯关于现代社会思想理性思考,更加觉得通才模式是破除马克思韦伯所说的现代化铁笼的最有力实践渠道。

现代化的牢笼

“现代化的牢笼”是马克思·韦伯在深入思考现代人类精神困境中提出的概念。简而言之,韦伯认为,现代人类的价值标准,或者说追求理性的方向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其中,工具理性能够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得到不断的强化的,主要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东西可以通过计算获得最优的解决方案,产生强大的社会生产效率。而价值理性则随着宗教和迷信的破除而变得多元化,从王阳明心学的角度看,则是跟随内心的想法。这种内心的想法人人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判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具理性带来的是专业化分工的不断细化,每个人都成为了整个社会生产链条上的一个工具部件,没有个性,没有思想。这种理性造成的结果就是,如今的社会充满着将某一行当做到极致的“专家”,却少见以达芬奇为代表的这类全方位横跨艺术与科学领域的“通才”。韦伯用他极度理性的思维客观指出了这样一种现状:每个人都想跨越自己的见识和认知,却难以突破现代化给每个人设定的角色,被困在工具理性带来的牢笼中不能自拔。如今的社会,道德变得可以被金钱量化,人与人之间更多展现的是一种供求关系,人被物化,成为商品,人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作为工具的价值。

但是对于每个被困在牢笼中的人来说,无时无刻不希望跳出牢笼,拥抱自身的价值理性,做自己真正认同的事,不被物化。正是因为这样的矛盾在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我们才可以看到特朗普这样个性鲜明的总统受到很多人的支持,各类综艺节目充斥着对于个人价值的主观展示,这些现象都表明了价值理性在现代生活中的缺位。

专业化的困境

应该说,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深入塑造了我们当前繁荣的现代社会,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巨大优势让人类在工业化以来在生存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物质得到了极大满足。但过度的专业化同样带来的新的困境。

在社会分工过度专业化带来的弊端方面,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当今博士群体的就业选择问题。大部分的博士在毕业之后都倾向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思考没有任何不合理之处,因为毕业后从事自身的专业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获得最多的社会财富。所以每年毕业就业季,大量的博士都挤破了头要去到科研院所,要从事自身所学专业的科研工作。在他们心中,唯有科研院所才是自我价值安全的避风港,一旦逃脱了这里,人生将面临无法安置的困境。

这就是专业化带来的典型困境,一个人一旦将自己专业化后,就只能集中于自身的领域,很难跨越领域去从事新的工作。从价值理性来看,一旦专业化后,人们很难有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一点正符合了韦伯所说的现代化带来的工具理性压制价值理性的典型场景。所以在现代化社会,越是专业化的人,越是难以逃离自己给自己构建的钢铁牢笼,在这里,牢笼保护了自己,但同时也禁锢了自己,当脱离了专业的领域时,往往一无适从。

专业化的困境说到底是自我认同的困境,也是人们在工具理性之外无法安放的价值理性。这样的专业化困境就如同《黑客帝国》中的母体,在母体中的人们可以在机器构建的虚拟世界中安逸的生活。但如果跳出母体,看到赤裸裸的人肉工厂后,依然愿意回到母体,去享受那带有确定感的安逸。

娱乐填补空虚

如今的现代社会是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呢,大部分现代人将精神寄托在娱乐八卦的庸俗化生活中。无论是下班后的综艺体育节目、走马观花的旅行还是奢侈的消费,都体现了这种空虚的价值取向,人们使用粗浅的感官体验来替代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在完成了单调枯燥的专业化工作之后,只有这些肤浅、毫无内涵的感官刺激能填补内心的空虚。那些具有现实意义,发人深省的文学影视作品却因为“太压抑”仅仅被很少一部分人所接受。人们茶余饭后充斥着浮夸和毫无意义的欢喜,却无法沉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人生与追求。因为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这样的思考显得奢侈且不可及。美国批判家尼尔·波滋曼在《娱乐至死》中对这种现代化的困境有着深刻的洞见。

通才之路

当然,除了将精神寄托在现代化带来的娱乐,还是有一部分人走上了通才之路。通才之路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通俗地说,就是在保证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能够拥抱不确定性,不断探索自身价值所触碰不到的领域。所以成为一个通才的道路往往十分坎坷,通才不能够通过单纯的工具理性来决定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意义,而需要考虑其他更为深远的意义。但现代社会的大部分人是无产者,或者中产者,这些人没有足够的财富来支持自己干这样的事情。只有那些条件优渥的人才有机会获得通才的锻炼机会。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形也可以创造通才,但往往发生在没有足够自我选择机会的地方,比如军队和政府。从表面上看,虽然军队和政府是“官僚制”贯彻的最为彻底的地方,但是由于军队和政府的计划性,往往无法满足工具理性中将合适的人安排的合适的岗位从而创造最高执行效率的要求。这样的漏洞让其中的某些人不可避免的从事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事物,从而建立了一座通往通才之路的桥梁。但这种基于非自由选择的自我价值实现方式往往很难成就通才。由于违背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踏上这条路的人往往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无法拓展价值认知。只有在这些环境中依然追求精益求精的人,才能脱颖而出,走向通才之路。

这让我想起了孟子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当今专业化的社会,通才可能是破除牢笼的一条道路,且此路坎坷,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看到的是,现代社会给予了个人更多的基本保障,如果能够理性面对,拥抱不确定性,成为通才,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则终获突破牢笼的自由和离开母体直抵内心世界的精神感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